当红色文物成为广美学子画笔下的精微素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4-10 15:02

4月10日,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的E4空间及走廊,由广州美院绘画艺术学院主办的《红色记忆——课题作品展》进入最后一天,仍然吸引了许多各科系的广美学子前来观摩。从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秘密发报机、军号,到革命先辈留下的草鞋、苏维埃根据地纸币,都在广美学生的画笔下用精微素描和油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散发出很强的艺术震撼力。

广美海报.jpg

这场“红色记忆”展的由来,是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二十余位师生赴汕头梅州等地就中共中央红色交通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考察与写生创作。这是该学院重视红色传统教育,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的一种方式。应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陈涛邀请,师生们先后参观考察了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红色纪念地。参与教学团队的教师为罗奇、郑江珊、邓清明、黄福昌、林致言和肖海波。

800x1194_60712a63cb1fa.png

《发报机》,纸本素描,作者蒋方馨,绘画艺术学院(书籍装帧艺术)2020级基础部3班,指导教师:黄福昌、肖海波

广美缝纫机.png

《缝纫机》,纸本素描,作者:陈江唯美,指导教师:邓清明、林致言

据广州美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罗奇教授介绍,在这次活动中,结合绘画艺术学院绘画艺术的教学规律和基础部的教学特色,绘画艺术学院基础部组织具象语言教研室学生对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陈列馆所展出的“红色展品”进行静物写生。作为本次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示,《红色记忆——课题作品展》展出素描、油画静物共计82件。

“这批学生作品中有许多画得非常好!”罗奇说,参与本次课程的同学通过挖掘写生物品背后所凝结的精神内涵,在提高艺术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上有很大收获。

广美油灯.png

《煤油灯》,纸本素描,作者高源,绘画艺术学院(版画)2020级基础部1班;指导教师:罗奇、林致言

2020级基础部1班学生高源本次创作展出的作品是《煤油灯》。高源在创作手记中写道:这盏灯诞生于民国时期,是中共汕头交通站运输到中央苏区的紧缺物资之一。悠长的岁月给灯的表面蒙上一层灰,却也多了份厚重感。我希望将它年代久远的样貌刻画出来,因此使用水彩铺上一层浅色的底后再通过彩铅一层层刻画、叠加表现质感,这一反复的过程耗费大量时间,我的热忱却未间断,伴随画面效果逐渐显现,我仿佛能感受到多年前那些劳动者与战士带给我的力量,经久不衰,这盏煤油灯似乎被再次“点亮”,照亮路途。

草鞋.png

《草鞋》,纸本素描,作者:柯常忠,绘画艺术学院(版画)2020级基础部4班  ,指导教师:邓清明、林致言

而《草鞋》的作者柯常忠表示,草鞋在红军长征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创作过程中利用水彩与冷暖色彩铅相结合,再加上细节的刻画,让草鞋富有年代感。刻画草鞋不只是视觉上的感受,更是心灵上的思索,同时让我们铭记历史,继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800x546_60712c8f59599.pn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纸币》,纸本素描,作者鲁晓键,绘画艺术学院(材料与油画修复)2020级基础部1班,指导教师:罗奇、林致言

800x740_60712c901d254.png

《手揺电话》,布面油画,作者:刘子怡,绘画艺术学院(油画)2020级基础部4班,指导教师:邓清明、林致言

编辑:刘晨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文旅融合2022年提质增效专题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