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一年多来,中国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了弥足珍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世界也看到了神州大地自信自强、充满韧劲的景象。“老外讲中国故事”专题旨在展现那些在不同地域、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友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第八期,我们再访在2021年春天重返武汉的日本导演竹内亮,一年前他拍摄中国抗疫纪录片曾获得广泛关注。
4月12日,以“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再创辉煌”为主题的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在这场推介活动前夕,去年因拍摄《好久不见,武汉》等展示中国抗疫实况的纪录片而“出圈”的日本导演竹内亮,也重返武汉,见证这座经历了疫情考验的“英雄之城”重回正轨。
近日,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赴武汉再访竹内亮。距离拍摄《好久不见,武汉》一年,竹内亮直言此行感触良多。户部巷的烟火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系统、武汉市民的热情致谢……竹内亮向南都记者细数这座城市带给他的惊喜与感动。
“能看到重现烟火气的武汉,真好。”他说。
谈重返武汉
“再见到武汉的烟火气,我真为武汉人民感到高兴”
竹内亮顶着一头咖啡色的自然卷发,穿着休闲的西装外套,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谈及有趣的回忆时,他不时放声大笑。4月10日下午,在春天的武汉,南都记者再访竹内亮。
这一次,竹内亮也带了中国籍的妻子同行,“我是怀着十分轻松的心情重回武汉的,希望让妻子也来感受下武汉的美好”。
当日上午,他与妻子早早去了户部巷体验“过早”,在其当天拍摄的一段视频中,他把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一扫而光,露出满心的笑容,感叹“还是武汉的味道最好”。
除了户部巷,竹内亮还重返了武汉长江大桥、东湖梨园等地。这些武汉地标,大都曾出现在他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之中。
“一年前武汉刚解封的时候我来到这里拍摄,看到城内的大街小巷还十分冷清,街道两边的店铺几乎全部大门紧闭。但今天我非常欣喜地发现,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热闹的烟火气,一切都已回归正轨,我真心为武汉人民感到高兴。”他说。
今年4月,竹内亮重返武汉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
当日,竹内亮也去探访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他向南都记者分享了他的新发现:在中国,疫情助推了互联网医院快速发展,现在从挂号到问诊,几乎都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完成,这大大缓解了医院的接诊压力,同时还能最大程度降低病毒传播的几率,“这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竹内亮说,他还在院内见到了曾参与抗疫的中国医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曹清。她是参与收治该院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的核心骨干之一,疫情暴发之初便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2020年2月初,她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一度生命垂危,所幸最终康复,如今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在听她讲述自己与医院同事的抗疫经历时,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去年武汉封城期间,有很多像曹主任一样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而他们中有的人再也没能回来,每当看到这些消息时我都会非常痛心,中国每一位逆行者的牺牲与贡献都值得被铭记。”竹内亮说。
谈记录抗疫
“获得赞誉受宠若惊,其实是我要感谢中国的朋友”
至今,竹内亮已拍摄多部展现中国抗疫真实情况的纪录片,最初引发广泛关注的是《南京抗疫现场》。
当时,已定居在江苏南京的竹内亮拍摄记录了南京各项最常见的防疫措施,该片在日本很快就登上了雅虎网站首页,同时被日本各大电视台制成特辑转播。
谈及拍摄中国抗疫初衷,竹内亮表示,最初只是为了“拍给日本人看”。
“当时是2020年2月,我所居住的南京已经连续十四天报告新增病例为零,人们的生活正逐步回归正轨。可同一时间,我的国家日本却正在经历疫情的第一轮大规模暴发,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慌乱。我希望中国的成功的抗疫经验,能为当时的日本提供借鉴。”
随后同年6月,竹内亮拍摄的《好久不见,武汉》上线,用十个普通武汉居民的故事串起整部纪录片,温暖动人。他的镜头下,展示了日料店老板、参与雷神山医院电气建设的工人等市民的生活与希望。
“普通人的视角才是最真实,武汉有1000万人口,这里有1000万个故事值得被倾听。”竹内亮说,武汉刚解封时,仍有部分西方媒体坚持所谓“武汉很危险”的论调,一口咬定称中国隐瞒了真实的确诊数字。“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让我非常疑惑,我索性决定亲自来武汉看一看,把这里的真实情况展现给大家。”
今年1月1日,他的纪录片《后疫情时代》再次刷屏网络,很快便登上了微博热搜和日本雅虎网站首页。1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点赞竹内亮“真实记录中国”。
对于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和赞誉,竹内亮直言“受宠若惊”。
“现在走在街头,很多人都能认出我,常有素不相识的路人专程走来向我道谢,这都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了。其实我拍摄抗疫纪录片,只是做了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反倒是在拍摄过程中,很多中国朋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其实应该是我谢谢他们才对。”
谈聚焦中国
“喜欢中国人的随性,这里永远有拍不完的故事”
今年42岁的竹内亮出生于日本千叶县,目前定居中国南京已近8年,他说,最喜欢中国网友称他“亮叔”。
竹内亮回忆道,2002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那也是他入行的第一年,身份还是导演助理。当时他与日本摄制组走遍了长三角地区的几个城市,拍摄了一部名为《麻将的起源》的纪录片。
2010年,他作为导演给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从长江的发源地青海一路东进,一直拍到长江入海口上海,全程6300公里,以旅行者的视角记录长江沿岸的风土人情。
竹内亮说,因被中国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他立志于用纪录片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2013年,他终于说服已定居日本的妻子,一同放弃在日本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举家搬迁南京,用自己的积蓄建立工作室、拍摄向日本介绍中国的纪录片。如今,他的这个想法,也变成了已更新了200多集的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竹内亮感叹道,过去8年,他目睹了中国穿越时空般的发展速度。“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如今微信等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在中国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也对此习以为常。可每次当我回到日本,发现出行还必须带钱包的时候,才意识到在中国生活有多方便。”
被问及中国最吸引他的因素,竹内亮则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人的随性和自由”。
“日本是一个很重规矩的国家,日本家长从小就教育小孩‘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因此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时刻保持着互相尊敬的状态,所有人都很讲礼貌,但却很难拉近距离。但在中国则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你可以以与萍水相逢的人攀谈为乐。在中国,我永远有拍不完的故事。”
“有不少日本网友留言告诉我,他们在我的纪录片中看到了真实的中国,也意识到原来日本媒体上许多有关中国的报道是刻意抹黑,而并非事实。同时,也常有中国网友表示,他们在看了我的纪录片后开始计划自己的日本之行,准备亲自到日本去走走看看。这些评论让我更加坚信,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竹内亮最后说。
“老外讲中国故事”系列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实习生 翁安琪
摄影:南都记者 刘宝洋(除署名外)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老外讲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