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CBDTIMES关注广州最大的白领圈 -
快语速,讲话利落,即便在广州生活了近六年,林诺谦的身上还是能找出香港人的特质。
80后的林诺谦是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多家上市公司工作,担任管理职位。因为工作关系,2014年,林诺谦来到广州做开荒牛。2016年时开始尝试自己创业,将公司开在天河。如今林诺谦的身份是广州誉诺金服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也是香港欧亚证券有限公司副总裁。
采访时,林诺谦多次提到,“在内地看到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他在广州也经历了两次转型。
天河CBD作为广州金融业最集中的区域,这里无疑是林诺谦创业的首选地。林诺谦看好大湾区的发展前景,洞察每个有可能带领客户致富的投资机会,很享受这里的办公环境。他希望通过自身的经历,影响更多人来到大湾区投资发展。
6年前
他选择广州
从天河CBD出发
直到今天,林诺谦还能清晰地记得来广州的日期是2014年9月24日。
“那时在香港的工作是和保险、基金相关的第三方业务,2014年时有很多内地人开始到香港投资理财,看好了内地的发展机会,公司委派我来内地做开荒牛。”
在北上广深的目标城市里,林诺谦第一个选择了广州。
他笑着说,“那时我讲的还是塑料普通话,来广州至少语言不是障碍,地理位置距离香港也比较近。”除此之外,在林诺谦看来,广州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他观察到,不少人将这里选为根据地,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了发展优势。
来广州开荒的第一步,林诺谦选择了天河,“来之前考察过广州的情况,作为金融行业聚集的CBD区域是首选。”
天河CBD作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广州金融机构最密集、金融服务业最发达的区域。截止2013年底时,全市金融机构224家集聚在天河CBD,占广州的70%;全市外资金融机构76家,其中53家进驻天河CBD,占广州的70%......而这些,在林诺谦的眼里是庞大的资源库。
初来乍到
慢热的广东人
值得你花时间去认识、了解
回忆起初来乍到的生活,林诺谦坦言,虽然语言相通,但刚来广州时确实会有些不习惯。
“例如午间休息,可以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香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午间休息最多只有一个小时,忙的时候还要端着午餐就着电脑吃。”
生活节奏从急促中突然放慢下了,这份舒适感让林诺谦有些措手不及。他开玩笑地说,或许是天秤座的随和特性起作用了,既然来广州工作生活,就要尝试去了解、认识这座城市。
“我很喜欢吃,俗话说‘吃在广州厨出顺德’,通过吃也是认识一座城市的方式。”闲暇时在广州及周边觅食成为了林诺谦初来广州的消遣,在餐桌上也吃成了一单单生意。
“广州人做生意的方式和香港不大一样。”用林诺谦的话形容,就是慢热,“客户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了解你之后,才会给你生意做。”
林诺谦表示,这一点也是很多初来内地工作的香港人不适应的地方。
“多少有些可惜,和我同期来广州创业的人大部分都选择回香港发展了,主要原因是‘水土不服’。”
不是身体上的不适应,而是心理上的落差,让他们选择回香港。
林诺谦分享,和他差不多同龄来内地发展的香港人,大多会带着一种优越感,会觉得在香港或是海外接受的教育就是最好的,然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法将这一执念转化为工作的动力,钻牛角尖的心态让他们难以融入到这座城市中,最终只能选择离开。
而另一种原因,则是对城市的不了解。
“很多人来广州工作都是打游击的方式,一周呆2-3天就回香港,不是不行,但广府文化是需要沉下心花时间去认识、了解,需要更多的耐性挖掘这座城市的优点。”而这,恰恰是林诺谦选择留下了的原因。
和打游击战的方式不同,作为开荒牛的林诺谦,每次来广州一呆便是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这是他选择去了解广州的一种方式。
头两年里
从企业高管
转型成为创业者
“这六年来,我没有想过回香港,在这里我看到的发展机会有很多很多。”在广州,林诺谦也经历了自己的两次转型。
林诺谦介绍,来广州的头两年里,他的工作内容主要围绕个人投资者的客户为主,“近几年国家发展迅猛,很多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身边开始出现了机构型投资者,业务规模大了,也多样化了,启发了我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尝试创业,帮助一些内地企业在香港发债、募资等。”
2016年时,林诺谦从企业高管转为成为了创业者,初创团队中,还有林诺谦的中学好友,一名来自加拿大的精算师,两位80后的年轻小伙成立了广州誉诺金服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开始在广州编织属于他们的创业梦。
回忆起创业的过程,并不比开荒牛有趣。初创企业要如何让人认识了解企业的品牌?团队就通过举办沙龙等形式,主动地去向客户介绍。林诺谦表示,和香港直接的做事方式不同,在广州打入一个圈子需要点时间,刚开始推动生意会有些困难,但当别人熟悉企业的品牌后,会越来越容易做。
“想想也是蛮有意思的,过程虽然辛苦,但也很过瘾。创业是个先苦后甜的过程。
林诺谦说,公司扎根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 结合国内外业界优质投融机构,为高端独立或机构性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投、融」服务。如今,团队规模已发展到了17人左右,核心业务是跨境金融方案、融资和不良资产。林诺谦介绍,目前公司以轻资产的业务模式为主,生意和客户主要来自香港保险公司、律所等渠道,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咨询和方案服务。
当聊起投资话题时,林诺谦打开的话匣子便合不上来。
林诺谦介绍,过去是内地到香港投资理财,如今开始出现了香港人到内地投资的情况,公司也随之开拓出了多样化的投资服务。
据了解,目前公司的投资业务主要通过有限合伙的方式进行,团队通过寻找好的投资机会,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后,在可行的范围内,以独立投资公司的形式成立独立投资项目去,团队的角色便是领头羊,带领投资者加入投资项目。林诺谦介绍,一年下来可以做3-5个投资项目左右,投资项目的范围也比较广,包括典当行、影视项目等,遍布北上广深等主要的城市。
除此之外,近年来,陆续放开港澳人士在内地购房的限制以及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的不断完善,为林诺谦和团队带来了一个个新的掘金机会。
以广州为例,2019年12月16日起,港澳居民在广州各区购房,无需再提供学习、工作、居住证明,仅需提供港澳身份证和通行证,并满足境内无房的条件,即可购买且只能购买一套住宅。
经济腾飞,交通先行,在过去的两年中,广深港高铁通车、港珠澳大桥通车,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项目正式动工等消息传出,也标志着从广州到香港的交通时间成本不断降低,这些给予了香港人来内地的信心。
谈及此,林诺谦说,在开放购房政策的过去大半年里,来内地购房的香港人还不少。
先行者说
建议给港澳创业青年
更多展示机会
在广州生活近六年时间里,林诺谦笑着说,“现在回到香港,仿佛是个新移民,生活节奏还有点适应不过来。”
在广州的生意日趋稳定的情况下,在没有疫情发生时,林诺谦每两周会回香港一次,探望父母,见见香港的老友们。
“身边有些朋友也会问起内地创业的事情,有些人也想来试试。”林诺谦表示,自己从来不吝啬推荐大湾区的发展机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曾经的亚洲四小龙,服务业和贸易是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内地蓬勃发展,不少城市的港口开放,香港在这方面的实力是有所下降的,剩下的金融业,主要面向上市企业。又有多少人可以参与其中?”
林诺谦透露,想来内地创业的人当中,确实有不少带着疑问,担心对内地法律的不熟悉,担心会有创业陷阱等。“除了多认识一些在内地创业的朋友了解情况,现在在大湾区有不少专门为港澳人士提供服务的平台,例如广州天河港澳青年之家,TIMETABLE等。此外,也可以多认识一些内地的专业服务机构,例如律所,相比香港,这里的服务成本会低一些,专业度和服务水平同样非常好。”
“这一两年来,开始接触港澳创业青年基地,也了解到了一些与港澳青年创业相关的政策条例等。”林诺谦坦言,在政府扶持港澳青年创业企业方面,包括租金补贴等还可以再加大力度,此外可以通过面向港澳青年举办更多的不同类型的赛事,让青年人也有机会在更多场合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编辑:南都记者 郑雨楠
通讯员 穗统宣
----------------------------------
编辑:郑雨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大湾区大未来-广州源动力:湾区C位 千年商都
大湾区大未来-港澳青年创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