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打鼾、监测睡眠质量?业内:智能睡眠不是功能越多越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家居
原创2021-04-14 13:06

南都 家居研究院 .jpg


前不久举办的广州家博会、深圳家具展等展会,先后刮起一阵智能睡眠风潮。国内外一线睡眠企业无一例外力推智能睡眠新品,成为2021年开年家居行业的一大关注焦点。不过随着智能睡眠概念的不断外延,产品功能层层加码,究竟消费者需要怎样的智能睡眠产品?市场真的需要智能睡眠吗?对此,业内人是认为睡眠是很私密的状态,睡眠产品需要安静、化繁为简,不应该像手机那样各种功能都有,最核心的是要尽可能低的降低用户体验成本。

 

5G等技术迅猛发展

智能睡眠风潮到来

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家居行业迎来风口。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器、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这些大趋势均与智能睡眠板块有关。前不久举办的广州家博会、深圳家具展等展会,也先后刮起一阵智能睡眠风潮。广州家博会甚至拿出1个约400㎡的展馆和Furniture Today今日家具联合策展“智领未来·2021中国智能睡眠展”,这也是行业内首个以智能睡眠为独立主题的展会,被认为是智能睡眠行业崛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智能睡眠展.jpeg


在“智领未来·2021中国智能睡眠展”上,金可儿、舒达、美国Myside、喜临门、慕思寝具、芝华仕智能床、梦百合、MPE等知名睡眠品牌集体亮相,纷纷推出智能睡眠新品;Sleepace享睡科技、绵眠科技等提供智能睡眠系统软硬件供应商也同步登场,与生产企业一同探讨智能睡眠解决方案。此外,各大展会上,包括涂鸦智能、华为Hilink等物联网平台(英语: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积极与智能睡眠企业展开合作,促进智能睡眠融入全场景智能系统,加快智能睡眠向终端普及。

分析人士指出,多方面因素合力促成智能睡眠风潮的到来。5G、IoT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智能家居行业,国内智能产品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对智能家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对高品质睡眠越来越重视,加上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家居健康的重视等带来发展利好,让智能睡眠行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关键期。

 

业内预计智能睡眠产品

未来3-5年行业将迎来爆发期

梦百合高级品牌经理沙旭芳表示,虽然梦百合早在2014年就推出智能睡眠产品,但市场不温不火,直到2020年后智能床市场迎来较大起色,互联网上相关产品的销量非常不错。《2020下沉市场智能家居消费洞察》显示,天猫平台上主流智能家居的销量增速超30%。据浙商证券的数据,2018年全球智能电动床市场规模为18.9亿美元,有望在2021年达4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1.5%。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卫国智能电动床市场规模为16.93亿元,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不到。“智能床未来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我们去参加美国的展会,智能床普及率高达40%,而中国可能还不到1%,未来3-5年行业将迎来爆发期。”芝华仕五星智能床总经理胡锐认为。喜临门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方永的预期更加乐观,他从今年智能睡眠展会的参展情况预判,智能睡眠行业的产量高峰期将在1-2年后到来。

电动智能床 数据.png


美国市场的智能床占比从0到13%用了大概15年时间,行业普遍认为国内智能睡眠行业的崛起速度只会更快。除了低市场渗透率带来的高增长预期,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聘青年专家邹卓认为,目前国内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底层智能芯片等技术相当成熟,为智能睡眠产品研发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国内睡眠产业的技术导入比欧美更快,加上IoT平台与技术的蓬勃发展,可以更快地实现智能集成。另外,国内市场消费者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快,有助于推动智能睡眠产品快速普及。

 

智能睡眠并不是

把功能做得越多越好

国内智能睡眠市场于2014年前后萌芽,至今已有7年时间。随着睡眠企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智能睡眠的概念和范畴逐渐扩大,不再仅限于智能床垫产品。随着智能睡眠概念的不断外延,产品功能层层加码,究竟消费者需要怎样的智能睡眠产品?市场真的需要智能睡眠吗?

事实上,国内智能睡眠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跌跌撞撞。慕思健康睡眠首席专家、慕思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张小云坦言,早在2014年慕思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并绕围着“让人们睡得更好“的本质需求,不断迭代产品,陆续探索出自动适配人体、帮助人自然苏醒的智能床垫,不断通过技术研发试水市场需求。梦百合曾经推出帮助子女监督独居老人睡眠与健康的床垫,最终以失败告终;绵眠科技曾经在智能睡眠产品中融入调节温湿度等多种特殊功能,后来发现市场并不认可。

800x533_6076747aa6494.jpeg


800x533_6076747ae33b4.jpeg


经过一轮试错之后,睡眠企业总结不少经验。“智能睡眠并不是把功能做得越多越好,最后消费者不理解产品的主要卖点是什么。”Sleepace享睡CEO黄锦锋认为,要把智能床品做好,应该聚焦一两个功能,针对不同人群的睡眠需求,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绵眠科技的张博宁也认为,把需求做小做尖才是出路。爱梦集团产品研发与客服中心总监程学军认为睡眠是很私密的状态,睡眠产品需要安静、化繁为简,不应该像手机那样各种功能都有。如何帮助用户在半小时的时间快速的舒缓、进入睡眠状态,是睡眠企业需要考虑的事。沙旭芳从梦百合的经验出发,认为最核心的是要尽可能低的降低用户体验成本,通过把产品、品牌、营销甚至把线下销售的渠道整合,形成合力来推动产品。

 

【专家点评】

国内智能睡眠认知度和普及度比较低

消费者需要被教育、被启发、被带动

虽然国外有成熟的市场为借鉴,但由于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功能需求不同,什么样的智能睡眠产品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是睡眠企业需要不断试水、深挖的课题。

智能睡眠研讨会.jpeg


在“智领未来·2021中国智能睡眠展”上,睡眠企业百花齐放,带来了功能繁多的智能睡眠产品:金可儿推出最新智能睡眠产品ibed,不仅在产品细节上推出许多人性化设计,更具备了基于数据监测的健康管理功能。美国Myside基于千万级别的人体大数据,通过bedMATCH科技睡眠测试系统为消费者带来个性化的睡眠解决方案,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合适的床垫。

梦百合的智能睡眠系统包括智能床垫、智能止鼾枕、智能电动床,智能床垫通过内置高敏感度传感器监测用户的睡眠质量,智能止鼾枕的止鼾功能可以帮助用户顺畅呼吸,缓解打鼾。慕思智慧睡眠更是联动电动智能床、智慧枕、香薰、降噪耳机、音箱、灯、窗帘、扫地机器人、智能镜子等,打造全场景智能睡眠解决方案。MPE智能床携手华为HiLink打造智慧卧室生态系统,可以满足休闲、娱乐、放松、瑜伽、深睡等多种功能需求……

不过,今日家具出版人福建省家具协会秘书长阎栋指出,国内的智能睡眠认知度和普及度还比较低,消费者需要被教育、被启发、被带动,才可能慢慢接受这样的生活方式。目前国内智能睡眠的技术基础已经较为成熟,接下来,如何更好地深挖、创造、引导消费者需求,推出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便捷的智能睡眠解决方案,将是接下来智能睡眠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话题。

 

出品:南都家居研究院

统筹: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 米春艳

编辑:陈养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