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桑的音乐几乎总是给我们一个既传统又新奇的印象。2021年是圣-桑逝世100周年,广州交响乐团将以一场音乐会纪念这位音乐全才。
4月16日晚,去年9月与广交首度合作即收获各界好评的青年指挥家孙一凡将再度执棒广州交响乐团,夺得第7届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金奖得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系主任孙颖迪担任钢琴独奏,共同演绎四部圣-桑的作品。
今年是圣-桑逝世100周年,回顾他的一生,在音乐世界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创作了大量作品,为人类的音乐文化留下丰盛的遗产。他的音乐大多很有美感,优雅动听,且绚丽多彩。
圣-桑的音乐往往富有一种能让人感到愉快的光彩,一种能让人抛开烦恼,身心放松的能量,而这亦正是现今全球仍陷于新冠病毒的阴霾下,人类心灵的最好疗愈良药,这当是博学多才的圣-桑生前亦不可能会预知的事。
这场音乐会选奏他的四首乐曲:《酒神之舞》选自歌剧《参孙与达丽拉》、庆祝他的音乐生涯50周年纪念而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F大调第五”、绘声绘影的交响诗《骷髅之舞》,和带有尼罗河畔异国情调的A小调第二交响曲。在圣-桑逝世100周年的今日,这四首写于半个世纪内(1860-1910)不同题材的作品,正好是纪念圣-桑绚丽多彩的人生最好的选曲。
《酒神之舞》选自歌剧《参孙与达丽拉》
圣-桑所写的三幕歌剧《参孙与达丽拉》,取材自旧约圣经《士师记》第13-16章,作为以色列人领袖的士师参孙的故事。与卡门一样,女主角达丽拉都是女中音,比较罕见。这部歌剧除了优美与华丽,剧中既有格里高利素歌(Gregorian Chant)风格的独唱、合唱,也有巴赫的受难曲形式、技巧高超的卡农与赋格曲。
《酒神之舞》原是古希腊、罗马狂欢作乐的酒神祭礼中的舞蹈音乐,以酒神和生育神巴克斯(Bacchus)的名字命名。歌剧《参孙与达丽拉》的《酒神之舞》是参孙被非利士美女达丽拉迷惑,头发被割掉失去了神力,还被弄瞎了双眼,在非利士人的神殿中被戏弄,这是非利士姑娘在神殿中跳起饮酒作乐的舞蹈时的音乐。
《F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作品103》
这是圣-桑特别为庆祝他的作曲家兼钢琴家生涯50周年纪念音乐会而创作的作品,也是他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这部1896年写于埃及的作品,曲风亦显然受到埃及音乐的影响,末章象征一次海上航行,并包括一次短暂的暴风雨情景,因此附有《埃及》(Egyptian)的副题。乐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生气蓬勃的快板、F大调、3/4拍、奏鸣曲式;第二乐章:行板、D小调、3/4拍、三段体;第三乐章:极快板、F大调、2/4拍、奏鸣曲式。
《骷髅之舞,作品40》
《骷髅之舞》是圣-桑四首音诗中的第三首,是他广为流行的一首管弦乐曲,是一个怪异的幽默,和病患似的恐怖的奇异结合。《骷髅之舞》灵感来自法国诗人卡扎里斯的同名幻想诗。其背景和西方天主教每年11月2日的“万圣节”有关,据说当天夜晚,幽灵会破土而出,狂欢、狂舞一番。
圣-桑1872年以这首幻想诗原先写成一首以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后改为管弦乐曲。乐曲的第一主题,是急骤的八分音符音型,全是断音。这一主题改由小提琴声部覆奏后,独奏小提琴立即奏出另一主题,仍然是小调及圆舞曲的拍子,与前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旋律进行流畅、连贯,带有嘲弄式的热情。
《A小调第二交响曲,作品55》
圣-桑一共写过五首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写作于1859年,采用大型的四乐章交响曲结构,这首交响曲于1860年3月25日,由帕斯德洛普指挥音乐学院青年音乐家协会乐团于巴黎首演。首演所在正是圣-桑10岁举行首次公开独奏会赢得“莫扎特第二”称誉所在的普莱耶尔大厅。乐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强调的快板-热情的快板;第二乐章:柔板;第三乐章:谐谑曲、急板;第四乐章:最急板。
孙一凡。青年指挥家、钢琴家。第十届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青年指挥比赛冠军,第五届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钢琴青年组金奖,中国国家奖学金、德意志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受邀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深圳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沈阳交响乐团等多个国内职业交响乐团乐季音乐会。同时,他还长期担任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的音乐助理。
孙颖迪,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在第七届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金奖,成为第一位摘取此项桂冠的华人钢琴家,因其对李斯特作品的出色演绎而被西方主流媒体称为“原色李斯特”。
广州交响乐团20/21乐季音乐会
时间:2021年4月16日
地点: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票价:380/280/180/80(普通票)
指挥:孙一凡
钢琴:孙颖迪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曲目:
卡米尔·圣-桑
酒神之舞,选自歌剧《参孙与达丽拉》
F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作品103
《骷髅之舞》,作品40
A小调第二交响曲,作品55
曲目简介撰文:周凡夫,完整版将于演出当天发布
编辑: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