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四百克巴掌宝宝刷新国内记录,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揭秘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4-16 06:59

1671x724_604f64eb593c0.JPG

之院长专访

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深圳有个公认的“大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一个数据可以证明它的江湖地位,深圳每年出生的孩子,十分之一都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孩子犹如在“鬼门关”走一圈,面对这么大的分娩量,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要如何确保母婴安全?本期南都《高见》走进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专访院长姚吉龙。

截屏2021-04-15 下午9.45.32.png


接诊的近八成高危产妇,会不会压力很大?

  “越来越有压力,认真对待这个岗位”

宁愿睡过道,也要去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孩子,可能是很多产妇的亲身经历。深圳每年有20万左右的分娩量,其中十分之一的孩子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诞生。一直以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是一号难求,一床难求。

“深圳十分之一的孩子是在我们医院生的,来我们医院生孩子的产妇,有高龄的,有合并症和高风险的产妇占了75%,接近80%。”姚吉龙介绍,大部分选择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可能都有一定生育风险,所以医院在救治方面,不管是产科还是新生儿科,对专家、团队的要求都更高。

生孩子是不分时间的,不管是作为医生还是院长,姚吉龙经常半夜接到电话。“大家也知道生孩子是一个非常风险很大的过程,大出血、休克、胎儿宫内窘迫,紧急剖宫产等。特别是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孕产妇的合并症比较多,有的孕产妇有心脏病还有其他的一些疾病,所以经常会有紧急突发的状况出现。”姚吉龙坦言,“我们当医生的没有白天晚上的概念,没有过节的概念,也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有问题随时就要到,所以经常在半夜,或者过年过节时,正在吃着饭、睡着觉被叫叫去医院。”

既是医生又是院长,姚吉龙感到越来越觉得有压力。“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对医院运行的要求越来越严谨,越科学。那么也给管理者同样提出了更多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姚吉龙说,在医疗技术安全、信息化推进、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都需要管理者努力落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姚吉龙觉得,需要不断的去参与交流,通过国际国内的交流,互相学习管理者之间的经验。“做一个管理者,压力确实会越来越大,特别是认真对待这个岗位,希望在这个岗位上真正能够实现刚才谈到方方面面”,需要管理水平相应的提升。”姚吉龙说。

疫情常态化以后,孕产妇作为特殊群体,对她们的保护,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做一个兜底的医院,疫情期间怎样保证孕产妇疾危重病的救治,又能够控制感染。”姚吉龙介绍,去年爆发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立刻制定了疫情防控的风险评估,以及转会诊等制度,减少孕产妇的流动,减少感染风险等举措,避免了孕产妇等特定人群的感染。


早产儿救治屡创奇迹,背后原因是什么?

“积累最艰难技术,让救治质量得到提高”

从2015年出生体重只有500克的“九爷”,到2017年出生体重480克的“早早”,再到2018年出生体重仅400克的“小海草”,这些巴掌大的新生儿,一直在刷新着国内最轻早产儿救活记录,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把国内抢救最小早产儿的技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至此可以与国际并肩。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早产儿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不仅成活不易,即使存活也极其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其一辈子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短暂快乐的同时,可能更多的是担心和忧愁。

姚吉龙表示,能抢救多小、多早的早产儿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通过抢救的过程不断积累这些最艰难技术,最终能让早产儿的救治质量得到提高,让他们以后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提高,为那些坚定救治早产儿的家庭带去希望。

除了一直优秀的新生儿科,中医科、儿科、产科是省重点专科,而在2020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获批第二批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和深圳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产科、生殖医学科和妇幼卫生与儿童保健获批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围绕孕产期,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多学科综合能力都在提升。”姚吉龙说。

此外,借助“三名工程”,五年来,科室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去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获国自然青年基金2项,省自然面上项目2项,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2项,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这些重点学科以及科研能力提升的背后,离不开医院在人才方面的培育。“得人才得年轻人得天下,有了人才,才能够保证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保证救治的成功率和效果。”姚吉龙表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在人才引进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并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比如说我们首先考虑到自身的人才的培养,在提升学历结构,专科专项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给了很多的优惠的政策。”姚吉龙介绍,医院定期派医护前往国外学习,为了方便他们外出学习,医院在待遇、奖金绩效等方面作出安排,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顺利学习后,回到医院还可以全报销费用。

    

一床难求,新大楼启用后,将带来哪些改变?

“床位数增加一倍,大大缓解住院一床难求”

来深圳市妇幼保健医院生孩子住走廊的情况,今年即将得到改变。  

2016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福强院区二期住院大楼项目动工。姚吉龙介绍,新大楼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建设完成后将新增床位650张,医院床位将达到1300张,内含远程会诊中心、模拟训练中心、母胎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产前诊断中心、新生儿综合诊疗中心和学术会议中心等八大中心。

 “床位数增加一倍,可以大大缓解产妇住院一床难求的情况。”姚吉龙介绍,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享受国际化服务。此外,新大楼成立后的母胎医学中心,当孕妇肚子里的宝宝出现发育问题时,可以在胎儿阶段就做手术,通过矫正,希望生出来时,是一个健康的孩子。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在开展,待新大楼启用后,可以在母胎医学、产前诊断这个平台上,代表国内的一个技术高度。

“从硬件环境,到我们的技术平台的打造,八大中心建设功能的发挥,我相信,深圳的妇女儿童会受益于这样一个顶尖技术平台服务。”姚吉龙表示。


接到负面新闻电话,作为管理者如何应对?

“要区别不同的性质,这些投诉在帮我们吸取教训”

接到记者打来的电话,问题是关于病人的投诉,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应该怎么应对?姚吉龙坦言,“现在接到记者电话,已经冷静多了。”

“作为一个管理者,我第一反应要问什么性质的纠纷或者投诉。”姚吉龙介绍,如果是因为我们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甚至是有些在医疗卫生队伍当中可能出现了一些我们不希望出现的这些行为,如果是这些,我的第一反应感觉到很有愧。作为一个管理者,没有非常好的教育好我们的员工,发生了病人的投诉和误会。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么接下来在管理上会更重视。

如果是病人和家属的原因,导致理解和对问题的判断的投诉和纠纷。姚吉龙同样认为,“这是不是我们医务人员沟通不够,解释还不够,那么,双方再坐下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病人理解这样一个过程。”

姚吉龙认为,病人和医生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同一个战壕的队友,希望病人有个很好的治疗和康复。“我们要区别不同的性质,这些投诉和纠纷也是在帮助我们吸取教训,帮助我们医务人员,要有一个好的服务的态度和沟通能力,对医院的提升会有帮助。”姚吉龙说,他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换位思考,这样矛盾发生的时候,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姚吉龙希望,随着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硬件、软件的提升,在市民心目中,是一个人性化的、就医体验很好很温馨的妇幼保健机构。

采访的最后,谈及医院的未来发展,姚吉龙表示,医院现在正努力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未来医院也是向保健、预防模式转变,而不是做一所收治大量病人,生更多的孩子的医院。

声音

“这些年来,我从一线医生成长为管理者,始终没有离开我的专业,一直在跟病人有很多的沟通和交流。那么这些过程当中,我体会医务人员确实有风险,工作有风险,疾病有风险。但是只要我们做到了非常好的沟通,很多事情可以得到更好的化解。”

——姚吉龙说,他经常劝医务人员是要换位思考,要理解要宽容。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编辑:陈欣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