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诉前小鹏员工以和解告终!两年闹剧小鹏汽车蒙冤得雪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1-04-17 21:03

历时两年的特斯拉起诉曹光植事件,最终以双方达成和解收场。

作为前特斯拉工程师、前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感知负责人,曹光植被指离开特斯拉后,将相关自动驾驶的机密信息带至小鹏汽车,由此引发一段长达两年的指控。

事件中,“躺枪”的小鹏汽车,实则上并非案件的任何当事方。就在和解的两天前,采用全栈自研自动驾驶技术的小鹏,抢在上海车展前夕,发布了搭载激光雷达的全新轿车小鹏P5。

微信图片_20210417162840.jpg

事件回顾:

诉讼之外,特斯拉多次无端“暗讽”小鹏遭回击

2019年初,前特斯拉Autopilot高级工程师曹光植跳槽至小鹏,担任自动驾驶感知技术的负责人。或许出乎他意料的是,一份储存在其个人云端账户的特斯拉自动驾驶代码,会成为特斯拉日后对他本人,乃至小鹏汽车穷追不舍的缘由。

同年3月,特斯拉正式起诉自己的前工程师曹光植,称他涉嫌窃取与Autopilot相关的商业机密,后来的种种迹象还表明,特斯拉“暗指”曹光植把这些信息,带给自己后来的东家小鹏汽车。

6月,小鹏汽车方面也曾在法院同意下,主动协助调查,向特斯拉方面提供曹光植笔记本电脑的法证图像,并自愿制作涉及曹光植的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文件。

同年7月,一份法庭文件显示,曹光植本人承认曾在2018年在自己的iCloud账户中,上传了含有Autopilot源代码的压缩文件,彼时他的身份依然是特斯拉的工程师,在离职特斯拉钱,曹光植曾尝试努力删除这些文件。

彼时,案件尚未终了,但特斯拉对小鹏的“暗讽”,却引起极大风波。2019年12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回应网友时,称小鹏采用了特斯拉的“旧版软件”,但此时特斯拉在法律层面却拿不出任何实质证据。

2020年4月,小鹏汽车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诉讼以来,特斯拉所极力表现出来的一切尝试,都显示出对一个年轻竞争对手明显的霸凌行为,而不是就事论事地试图解决曹博士的法律案件。

而在2020年11月,小鹏宣布激光雷达上车时,马斯克再次在社交媒体上抨击小鹏。这也遭到了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反击,“包含激光雷达的小鹏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造谣早就证明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何小鹏还表示,2021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特斯拉将被小鹏打得“找不着东。” 

多方回应:

事件缘何成为一场“闹剧”

然而,随着特斯拉与曹光植达成和解,事实证明了这起诉讼,最终只是一场荒诞的“闹剧”。

图片1.png

特斯拉与曹光植的和解协议首页。

南都记者从和解协议上了解到,双方达成和解之余,曹光植需向特斯拉方面进行道歉,他承认在任职特斯拉期间,将相关源代码上传至个人云端账户中,但曹光植也表示,他在离职前曾删除代码,对源代码的任意保留均属无意。此外,曹本人并未对小鹏汽车或其他第三方提供过这些代码。

而曹光植方面的声明显示,对解协议感到高兴,这驱散了特斯拉对他提起诉讼时的怀疑,他强调,包括小鹏汽车和其他任意第三方,都没有要求他提供过特斯拉的信息。曹光植还对诉讼为小鹏汽车带来的困扰,表达了歉意。

有接近小鹏汽车的业界人士称,从法律上而言,这次和解是实质性和解,而非程序性和解,特斯拉以后无法根据同一诉由,再次起诉曹光植,“事实证明,特斯拉并没有从这场诉讼中获取任何证据,但这个过程中,特斯拉对小鹏却有莫名其妙、或明或暗的指责,最终结果显示,这只是一场商业闹剧。”

图片2.png曹光植一方的声明。

双方表示和解后,截至记者发稿时,“被牵连”的小鹏汽车,并无发布官方声明回应事件。

但小鹏汽车副总裁李鹏程在个人认证微博中评价称,一场没有任何证据的指责以这样方式结束,更像是个商业闹剧,“技术上,小鹏一直坚持自研,NGP获得外部广泛的认可,更是压力下不断进步的佐证。竞争上,小鹏不怕硬碰硬,当然,得是正面的那种。”

此次事件,特斯拉在法律上以及舆论上,都没有取得所谓的“胜利”,但南都记者也注意到,特斯拉也曾以商业窃取的类似缘由,起诉过其他电动车企。

早在2008年,特斯拉起诉菲斯克(Fisker Automotive)及其两名高管,称其窃取了特斯拉的技术,用以开发混动动力汽车。

2020年7月,特斯拉将电动车初创公司里维安(Rivian)告上法庭,称有数名前员工带着商业机密跳槽至里维安,并称这些员工将机密泄露给新东家。

如何超车:

普及符合中国场景的自动驾驶

特斯拉与小鹏出现纷争后,不少媒体曾对比双方的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双方在感知、传感器方案、决策执行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

按照小鹏汽车官方的说法,目前小鹏的自动驾驶功能是依靠全栈自研实现。以近期小鹏向用户推送的NGP功能为例,截至今年3月份,NGP用户使用里程已突破230万公里,在一次广州到北京的3000共测试中,小鹏NGP全程平均百公里接管次数0.71次,变道超车成功率94.41%,匝道通过成功率92.76%,隧道通过成功率94.95%。

所谓NGP,是可以基于用户设定的导航路线,实现从A点到B点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对比特斯拉目前依然坚持的纯视觉方案,NGP最大的不同点是装配了更强大的硬件配置,并利用了高精地图,在应对出匝道、路上锥桶、大货车等复杂场景时,更适应国情。

微信图片_20210417162855.jpg

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相对特斯拉而言,都是自动驾驶的后来者,但它们如今发力的自动驾驶,都更着重应对中国的复杂路况,高精地图成为了重要的辅助手段,且在硬件投入上,都相当“舍得”。

就在4月14日,小鹏对外发布第二款量产轿车小鹏P5,激光雷达上车成为了焦点,也让这成为全球首辆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此后,包括蔚来ET7,智己L7等即将入市的中国高端电动车,也将实现激光雷达上车。

 

南都记者 钟键挺

编辑:黄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