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产城布局四大项目,助力东莞产业链现代化提升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1-04-22 15:31

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中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即将全面启动。在松山湖科学城南部片区,中集智谷产业园见证了松山湖源头创新产业体系的建设,产业链不断现代化的历程。4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松山湖的中集智谷,探寻中集产城与东莞这座“湾区都市”的融合发展道路。

以“带凤筑巢”模式培养更多“凤凰”

“如果以跑步作比喻,产业园区是长跑选手。产业的积聚、招商和赋能,包括‘盖房子’都是核心能力,同样要有运营思维,能不能产生‘化学反应’是产业空间成功与否的关键。”中集产城副总裁张一平表示,中集产城自2013年入驻松山湖以来,在中集智谷打造全国首创的“产业+社会”双生态圈,为入园企业提供“创业辅导、项目申报、政务服务”等一站式增值服务,护航园区企业高速创新与成长。

1269x847_607fc8c065e33.jpg

同样在松山湖科学城,中集产城创新布局了轻资产项目——中集产城数字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中集产城数科园”)。2020年10月23日,中集产城数科园正式开园,并被认定为“东莞市软件产业园”。“我们将园区进行重新定位,精准定位为数字科技产业园。”东莞中集云创业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欣表示,中集产城数科园运营目标之一是打造最有文化的产业园。

据介绍,未来3年,中集产城在东莞的轻资产运营项目将超过300万方,类型包括产业、金融、政府资产管理平台、地产公司持有型物业等。张一平表示,无论重资产还是轻资产,其核心都在产业资源的整合与导入。中集产城以“带凤筑巢”的发展模式和运营思路,在中集集团已有的深厚产业基础上,去发现、培养和协同更多的“凤凰”。

以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助力高质量发展

4月22日,松山湖科学城将全面启动。中集产城如何与松山湖科学城深度互动,助力区域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对于这一课题,张一平的回答是——“不是每个区域都适合做产业,也不是每个产业都适合区域”,依托科学城的定位进行研发技术的转化,松山湖发挥孵化转化的功能,完成转化后去城区、镇区对接产业化加速。

“中集智谷、中集产城数科园正在实践,园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进行研发办公,这些企业逐步有产业化和生产制造的需求,转到城区、镇区的中集产城生产性园区,产业化将加速。”张一平说,精益管理、灯塔工厂、机器换人等在望牛墩中集车辆园、中集凤岗物流装备制造项目已累积诸多经验,中集也正在东莞城区、镇区拓展生产性产业空间。

不仅如此,中集产城还致力于东莞工改工项目,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基地。位于东莞中心城区桑园第三工业区的工改M0项目,为东莞市工改M0试点项目、东莞市拓空间项目。改造单元总面积约15.44公顷,拆除范围土地面积约12.25公顷,改造后建筑总量约44.46万㎡。

此外,牛山新村(旧围)村改居城市更新项目地处黄旗南居住板块,位于长泰路与莞长路交汇处,交通区位优越。改地块拟采取单一主体挂牌招商模式推进,项目改造范围约5.88公顷,拆除重建面积约5.65公顷,计容建面为204235㎡。

东莞中集智谷总经理马鹤鹏表示,2021年中集产城将继续深耕东莞松山湖中集智谷、中集产城数科园,发力布局中心城区东城桑园、牛山等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基地,向着更高目标发起挑战,以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黄慧萍

编辑:黄慧萍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