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期发现九生一死,晚期发现九死一生,对于结直肠癌越早发现越受益。” 时值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联合诺辉健康联合举办TED式演讲会,以“改变生命的轨迹”为主题,力邀七位来自学术、临床和商业的顶级专家与讲者,讲述自己投身癌症早筛事业的亲身经历,共同科普肠癌早筛新知。
今年4月15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携手发起首个“中国癌症早筛日”,呼吁多方携手以推动癌症早筛的全面落地。启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推荐肠癌为最有早筛价值的癌种之一。
“中国恶性肿瘤的生存率为什么这么差?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比例低,以肠癌为例,中国1期肠癌占10%,而美国的1期肠癌的占比是25-30%,而众所周知早期肠癌的治愈率非常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大肠多学科首席专家蔡三军教授介绍,当前全球癌症势态严峻。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预计全球有1929万新发病例,996万死亡病例。在这样一个1929万的新发恶性肿瘤里面,中国每年有456.9万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达300.3万。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仍然是新发前三位的恶性肿瘤,而大肠癌已上升成为全球第二位的癌症杀手。与此同时,《中国医学杂志》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期间,在中国十大高发癌症中,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幅最为显著,亟需有效的防控手段。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大肠多学科首席专家蔡三军教授
根据《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国内不了解肠癌筛查的人占85%,没做过肠镜的人占95%。肠癌防治的科普在国内依然是大部分人的盲区。“尽管我们的临床医生不停努力,但是目前结直肠癌的5年的存活率仍然徘徊在30%-60%。”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主任医师林国乐教授表示,自己投身于癌症早筛科普教育最主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深有体会,治病不如防病,希望把一些肠癌预防、肠癌早筛的理念、肠癌治疗甚至看病的技巧做成短视频传播出去,影响更多的人。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主任医师林国乐教授
“大肠癌筛查对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提高生存率有重要价值。”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教授表示,癌症早筛有望提高早期患者占比,更早实现治疗,是当前提高患者生存率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回顾中国肠癌早筛领域40多年历程和海宁肠癌筛查的代表案例,可以证实,肠癌早筛可以使一大批无症状的结直肠癌及癌前期病变患者能够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这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节约卫生资源、减轻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均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教授
肠癌是最有早筛价值的癌种之一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委员会常务委员、科普作家“菠萝”李治中博士分享了挚友药物研发科学家Tom和28岁的投行精英小丸子罹患晚期肠癌的故事。李治中博士表示,虽然在去二三十年,美国50岁以上人群的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在下降,但是,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50岁以下人群的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上升,他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风险因素,进而评估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去做肠癌的早筛。一般来说,普通人在40岁以后就要做肠癌早筛,有家族史或者其他高危因素的人更要提早做筛查。同时,他鼓励晚期癌症患者保持希望和乐观,“当你坚持一年,坚持两年,坚持足够久的时候,也许我们科学家的下一个药物就能够治愈你。”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委员会常务委员、科普作家“菠萝”李治中博士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委员尚书主任表示,癌症早筛科普的意义不仅在于救命,更在于“治心”。实际上,癌症从来都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我们一直在恐惧却从来不行动!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委员尚书主任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表示,根据爱康集团2020年体检数据,便隐血弃检率约65%,肛门、直肠指诊弃检率约37%,肠镜相对短缺和复杂在常规体检难以开展,因此防癌体检需寻找依从性高、准确、合规、适宜推广的新型肠癌筛查技术。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据悉,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癌症早筛医疗器械常卫清用于40-74岁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测,只要提供粪便即可完成居家便捷取样。近期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明确推荐此非侵入性的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为肠癌早筛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建议筛查周期为每3年进行一次-FIT-DNA检测。
诺辉健康执行董事兼CEO朱叶青先生表示,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筛查的依从性,及早发现结直肠癌踪迹,阳性用户肠镜下检出异常中超七成为癌前病变。“希望肠癌早筛的呐喊声被更多的人听到,让对肠癌的担心和恐惧变成主动的管理健康风险,在无症状的时候进行专业的筛查,将防癌的动作从后端治疗更多的走到前端的防控,真正改变生命的轨迹。”
诺辉健康执行董事兼CEO朱叶青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付佳茹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