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广州多家医院开展医疗对口帮扶工作关键一年。
“什么缺帮什么”、“什么弱扶什么”。2016年开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帮扶西藏波密县,5年时间里,波密县不仅有了第一个儿科,0-14岁儿童死亡率还首次降至零。经过广州市一外派的四任挂职副院长代代相承,波密县人民医院还成为当地唯一的二级甲等医院。
截至2020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工作覆盖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安徽、新疆以及西藏等7省22个帮扶点,累计派出下乡人员400余人,为当地医院带去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什么缺帮什么”、“什么弱扶什么”
2020年5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两名从抗击新冠战场回归不久的战士——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智、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曹创裕,再赴西藏波密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
截至2021年4月,5年间,广州市一医院共派出8批92名援藏专家,挂职四任波密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代代相承,合力使得波密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初审通过。
早在2016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波密县人民医院,按照“什么缺帮什么”、“什么弱扶什么”的原则,从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进行帮扶。援藏专家们探索推进“科科对应、医生对接”的援藏工作机制,在医院管理与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开展、项目引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7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下,波密县人民医院管理水平和专科能力明显提升,当年通过二乙等医院评审。2020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协助波密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甲”医院。
西藏儿童死亡率首次降至零
3年前,西藏波密县。援藏医疗队的专家筛查诊断出年仅17岁的少女其美拉姆同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特异性关节炎,将其千里转至广州接受免费治疗。“只要条件允许,我们愿意伸出援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曹杰以建院120年来“守善”文化之名,作出郑重承诺。此后,“其美拉姆治疗随访群”一直活跃,粤藏两地医生无缝对接,倾力守护其美的健康。
其美拉姆并非个例。波密县山高路险,交通极为不便,儿科医疗是空白,儿童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患儿需要坐6个小时长途汽车到林芝市区看病,许多危重儿童和新生儿在转运途中就失去了生命。
得知当地困难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立刻派出儿科专家驻藏,成功救治十余名脐带脱垂、重度窒息新生儿以及溺水、气管异物、脓毒血症等危重症患儿,2020年1月~7月,波密县0-14岁儿童死亡率首次降至零。2020年8月7日,波密县医院儿科正式成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也同步投入使用。
“让波密县没有儿科和儿科医生的历史,永远成为过去!”这是广东省第九批援藏队波密工作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援藏医疗队儿科医生于生友初到西藏波密援助时的誓言,终于在2020年8月7日这天达成了。
2020年8月7日,波密县医院儿科正式成立。
在临床上,早产儿救治能力,标志着一个医院的围产医学水平。体重越低治疗难度越大,抢救体重越低的新生儿,标志着综合抢救的水平越高。波密县人民医院儿科医疗中心成立以来,分秒必争、不负所托,接连成功救治了包括早产儿、重度黄疸、免疫性脑炎以及重症肺炎等危重症患儿。对于这个在雪域高原上刚刚成立不久的波密县人民医院儿科来说,每一次救治的成功、患儿转危为安,都彰显出这个新成立团队的扎实功底和专业技术,以及背后承载的高度责任心和爱心。
波密县医院儿科救治的患儿家属送来的锦旗。
市一医疗队创下多个“第一”
广州第一人民医院共派出7批84名援藏专家,帮扶波密县人民医院。这84名援藏医疗队员在帮扶期间创下波密县多个“第一”:普外科开展了第一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第一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急诊科开展了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医科开展了第一例温针灸治疗项目;麻醉科开展了第一例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术;儿科开展了第一例腰椎穿刺术和第一例新生儿脐静脉置换术。戴奇山、邓玲红等多位医生收获了藏民最珍贵的金色哈达。
中医科开展了第一例温针灸治疗项目。
治愈的西藏先心病患儿家属为表达感激之情,向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献上哈达。
产科邓玲红主任收获了藏民最珍贵的金色哈达。
医院援藏医疗队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共25个,为当地各科室开展了“肺炎临床路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等13个临床路径。截至目前,援藏医疗队共接诊门诊患者7505人,住院患者1651人,麻醉手术205例,门诊手术950例,抢救及转运危重症患者350人次。
由于西藏当地医生临床基本技能较薄弱,援藏医疗队员从临床基本功抓起,培养医生的诊断思路,加强培训教学。共组织各项技能培训6000人次、手术示教累计超过100次。选出各科室较优秀的医师,以“师带徒”的方式重点培训,争取将之培养成业务骨干。与此同时,选派7位西藏本土的医师到广州参加为3至6个月的学习交流的方法,改“输血”为“造血”。
2014年,血液内科李庆山医生带领贺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医务人员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研究。
2016年,血液内科应逸在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帮扶。
在援藏医疗队的帮扶下,2016年至今,五年间波密县人民医院总收入合计100615598元,业务收入35853324元,业务量逐年上涨,各项经济指标逐年递增。2020年,波密县人民医院共开展手术82台,逾1/3为三级或者四级高难度手术。波密县人民医院2020年度总收入为18426170元,其中业务收入9868480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波密医院各项经济指标仍较2019年有所上升。
广西、贵州等7省多点开花
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不仅是西藏,2018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晓岩主任医师在贵州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帮扶建设当地第一所传染病医院。新冠疫情期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黄迪博士奔赴毕节助力抗疫,成为当地医院的定心丸。协助发热门诊共接纳发热患者690多人次,收治确诊患者13人。
在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年间共派出12名专家驻点帮扶,创建了贺州市第一个血液内科,打破贺州市无血液医学专科的历史,开展了骨髓细胞学、骨髓病例、流式细胞学免疫分型等多项血液新技术,获贺州市科技局立项5项,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从“输血”变造血。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缓解了当地看病难的问题。
此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西藏波密县人民医院、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四会市人民医院、六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揭东区人民医院和江高镇卫生院等7所帮扶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合作关系,免费布设远程终端。常规开展远程影像、远程会诊、远程心电等多种医疗服务。截止到今年11月,每年开展的远程影像达500余例、远程会诊60余场、远程心电近100例。通过互联网技术,让当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工作覆盖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安徽、新疆以及西藏等7省22个帮扶点,累计派出下乡人员400余人,为当地医院带去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用真情谱写出医疗帮扶的新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杨丽云 通讯员魏星
编辑:杨丽云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之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