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蒋模婷 4月23日,位于白云新城的白云区图书馆新馆对外正式试运行。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新馆外景。
新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由环形步梯相连,总面积8218平方米,设计藏书量50万册,阅览坐席500个,日均接待能力8000人次。
据了解,白云区政府斥资数千万对新馆进行装修,按总价值测算,新图书馆价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广州市现有区级图书馆中排名第一。
白云区图书馆新馆由“中国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设计,设计理念为“云山珠水,曲水流觞”,整体设计强调图书馆与城市空间整体和谐。设置下沉广场,未来可连接城市过街隧道与地铁相连。
白云区图书馆旧馆位于机场路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场馆与区文化馆等单位共享使用,由于服务面积较小,接待能力已饱和。
借《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和《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出台的契机,2016年白云区利用公建配套的方式在目前地块独立配建了新图书馆。白云新城馆是广州市第一例利用公建配套解决场馆的区级图书馆。
新图书馆设置了白云人文馆、旅游休闲区、航空航天区、月台等主题区域。白云人文馆以“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为理念,立体呈现白云民俗文化风貌。馆史陈列厅展示了白云区图书馆建馆以来近60多年的发展历史。“月台”是无人值守阅读区,名称取自杜甫诗:“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月台”全面应用智能书架,自带书籍定位系统,让服务更智能、让阅读更懂你。登上月台,面朝户外月色美景、畅游知识海洋,尽享阅读之美。
科技赋能是新馆另一亮点,应用无感借书通道、机器人盘点、智能书架、虚拟图书导航等众多创新技术。众多“黑科技”加持,让新馆在智能化创新应用方面开业界先河。新图书馆是全国首家应用基于高频解决方案无感借阅通道的图书馆,结合RFID、感应侦测、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出馆即借、入馆即还,实现了借阅零停留。同时,新图书以智能书架和图书定位设备为基础提供微信导航服务,使精准找书不再困难。智能盘点机器人,盘点数据后台实时对接,减少错架问题的出现。
作为白云区的新文化地标,白云区图书馆未来将以打造城市文化客厅为目标,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功能,构建融合阅读中心、知识中心、交流中心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新图书馆试开放首日,白云区图书馆隆重举办“云卷云舒”新馆试运行暨2020年年报发布仪式。活动现场发布了《2020年白云区公共图书馆年报》及2021年新版白云区公共图书馆借阅卡,同时颁发2020年优秀基层图书分馆、优秀图书管理员及优秀志愿者等奖项。
试开放期间,除首日,每天将放出600个名额,喜欢阅读的读者可以在白云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预约到馆体验打卡。
编辑:蒋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