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家长同学们,华师附属光明星河小学与你相约9月!

南方都市报APP • 光明大件事
转载2021-04-23 15:06

来源:光明融媒

20210421091703920899.jpg

美好教育在光明

20210421091703195146.jpg

九月遇见最美星河

华师附属光明星河小学是由广东省最知名的品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全面输出管理的一所新型学校。

前承华南师范大学百年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办学之精神,后续“精品·特色”国际教育之风范,拥光明科学城一流环境,以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的课程,以创新的培养模式引领现在的孩子迎接未知的明天!

华附光明星河小学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脉相承,是一所具有特区秉性、光明气质、华师气派的未来学校。

百年名校根基,传承美好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

如约而至,9月初绽

乘光而来,载美以归

我们是

更懂广东的学生

更懂广东的家长

更懂广东的教育

结合光明区 “科技、生态、幸福”的区域定位,与华师附小一脉相承的华附光明星河小学,从学生的心灵出发,关注生命拔节时学生心理的成长,从美和好两个角度探索美好教育的美育模式。

● 美的三层超越 ●

培中国审美之根,

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

启中国审美之智,

引导学生对美的乐趣。

铸中国审美之魂,

唤醒学生对美的志趣。

● 好的三个关注 ●

关注时代变化,

做好学校与社会的协同。

关注教育变化,

做好理想与现实的协同。

关注人的变化,

做好家庭与学校的协同。

我们始终坚守美的超越,好的创新

办学模式

政府+名校+名企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简称:华附光明星河小学)是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光明区政府与深圳星河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高品质高起点的6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是光明区政府采用“政府+名校+名企”办学模式的又一重大创新,是深圳市光明区重点打造的民生项目。

学校总占地8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9240平方米。规划24个班,每班约45名学生。

整个校园以“三园八大中心”设计将按照最高标准建设教育教学设施,为师生配置先进的标准课室、计算机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科创室、室内运动场馆、阅读空间、科创空间、心理疏导空间等功能场所,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全力保障,实现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421091703875596.jpg

校园环境

高颜值+高起点+高品位

学校以高质量、高颜值为建设目标。结合学校的位置与空间特点,设计师通过架空、悬挑等设计手法,与中国传统的书院设计相结合,凸显门为礼、轴为序、堂为和、诗为境、园为乐的书院礼仪空间。

打造全学习的生态系统,打破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界限。让校园的每个风景都融合课程,成为一道风景。用先进的设计理念重构校园学习空间,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幸福地学习、生活、成长。

在空间和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实现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大数据的分析,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对每个孩子个性化的教学与评价。

20210421091703966453.jpg

满足个性化,走班制,创新学习方式需求

20210421091703922309.jpg

打造全学习的生态系统

打破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界限

20210421091703586546.jpg

20210421091703443026.jpg

20210421091703137130.jpg

满足个性化,走班制

创新学习方式需求

20210421091703637941.jpg

20210421091703640461.jpg

让校园的每个风景都融合课程

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新天地

师资团队

名校长+名专家+名教师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集中华南师范大学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如教育专家吴颖民教授、胡劲松教授,管理专家胡中锋教授,课程专家黄甫全教授、德育专家李季教授、国家督学朱子平、华师附小现任校长张锦庭等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

专家团队为学校发展科学设计与规划,为学校教育发展问诊把脉,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校长 张文娟

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卓越校长;

国家级语文骨干教师;

省德育名师、广东省教育学会会员、家庭教育协会讲师团成员。

历经公办教育、民办教育二十多年,是一位管理经验丰富,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的校长。

其他成员由华南师范大学及光明区教育局择优选派选调,师资队伍搭配合理,实力非凡。

◎学校教师100%学历达标;

◎研究生学历占比70%;

◎青年教育师多为教育部重点师范院校、985、211名校及境外名校毕业。

还将选调一批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市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等,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最优秀的人。

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华附“联盟”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强大的学术与资源优势,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典范。

课程体系

稳定性+生长性+可适性

“美好课程”以树状的生长方式架构课程群系 ,以小学六年整个时间段为中轴线,小学生大课程呈现树状生长的态势,设置从根基—主干—树叶的群系生态方式,架构六大课程模块(公民素养模块,知识能力模块,科技创新模块,运动技能模块、国际理解模块、项目研究模块)以德育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根基课程,关注学生品德素养与公民意识,起固本作用,为其他分枝课程提供思想和意识上的营养。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段设置的小幼衔接的前置课程、起始课程、学段课程及小初衔接课程,分别以递进的层次伸展,不同的广度与深度对六大课程体系进行探究及实践。

课程主体的稳定性、课程形态的生长性、课程内容的可适性,让这棵“课程树”呈现出和孩子 一样的生命活力与创造力。

20210421091703520978.jpg

通过整个课程实施的方式的变革,将实现学科的常态跨界,以学科教学的拓展实现儿童真实、立体、全感的学习为核心;整合资源,拓宽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整合技术,联系生活与实际;整合学科,突破壁垒与界限;以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既能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又能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

着力六年,放眼一生

着力中国,放眼世界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

与你相约金秋9月!

砥砺深耕,向美而行

万里蹀躞,以美为归

20210421091703835049.jpg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