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联合南方都市报主办的“红色之光 阅读之美 2021宝安全民阅读周”系列活动迎来活动的高潮——“宝安全民阅读周·阅读峰会”在宝安区青少年宫举行,名家大咖一同探讨红色阅读与写作,讲述他们的写作故事与红色印记。此次峰会上,主办方也举行了“宝安区2021年全民全年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发布“宝安全民阅读周推荐书单”。
让红色阅读成为习惯,“2021宝安全民全年阅读系列活动”启动
此次阅读峰会在令人振奋的开场舞蹈之中开始,把现场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宝安独具魅力,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承,90多年前就建立了深圳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抗战时期,宝安是东江纵队的重要根据地之一,这里还修缮了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撰写出版了深圳早期党组织的先行者《黄学增评传》一书。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正焕发别样的风采。一段主题VCR短片,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一群热爱阅读,热爱红色经典阅读的宝安人的风采。
南方都市报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陶然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深圳是全球全民阅读的典范城市,而宝安在全民阅读的开展上又独具特色。“此次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携手南方都市报共同举办2021宝安全民阅读周,聚焦红色阅读,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共同创设新的文化品牌,彰显红色之光,阅读之美。”
随后,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妍霞致辞。她表示,在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宝安参与并见证着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由此播散的星星火种在宝安大地种下了红色基因,从战争岁月到奋斗年代,再到先行先试的今天,宝安的红色足迹始终清晰可见。在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之时,以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为主线,将全民阅读与红色记忆有机结合,聚焦红色阅读,发扬革命精神,以此为市民带来红色文化的洗礼,让大家体验阅读之美,让红色基因在阅读中代代相传,也让红色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活动现场,嘉宾上台推动启动杆,宣布“宝安区2021年全民全年阅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主办方同时发布“宝安全民阅读周推荐书单”。
听“名家说”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多位大咖开讲
“名家说”主题演讲环节第一位演讲嘉宾是著名作家、剧作家柳建伟。作为一位高产的作家,柳建伟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北方城郭》、《突出重围》和《英雄时代》,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做了全方位、多侧面的艺术表达,其中,《英雄时代》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而作为剧作家,他创作的《惊涛骇浪》、《惊天动地》、《血战湘江》等主旋律电影作品,也在中国电影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次,柳建伟带来了《阅读历史的重要性》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对历史的阅读是一切阅读的基础。在他看来,读历史可以解决人生的一个终极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正确读懂历史,才可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从阅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粗通世界各主要国家近代史,精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一定要精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来的奋斗发展史以及读好自己生活区域的发展史,就可以明白今天的中国为什么会这么朝气蓬勃!
第二位演讲嘉宾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出版人吴东峰。作为一位优秀的军旅记者,吴东峰撰写了数百篇开国将军人物专访,并带来《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骨—我采访过的开国将军们》的主题演讲。
他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将帅们的战争创伤。在他采访的二百多位开国将帅中,90%以上都负过伤。他说,“这些战创是他们经历生死的标志物,是他们身经百战的光荣花。开国将帅们在危难之中挺身而出,为我们展现了生命的奇迹,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这些昂扬的精神将继续鼓舞我们前行。”现场观众被吴东峰演讲中的珍贵史料所深深吸引。
著名出版家、诗人、作家,原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室《国是咨询》总编辑樊希安带来的演讲主题是《从红色阅读中继承红色基因》。作为深圳老朋友,樊希安为深圳推广全民阅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创作的《鹏城飞歌》讲述的,正是深圳基建工程兵的故事。“红色经典当中继承了一代一代的奋斗精神,继承了不怕牺牲的精神,继承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精神。而深圳基建工程兵们,为深圳这个地方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使这座城市融入了军魂。”
新时代再出发,红色创作焕发新活力
主题演讲环节告一段落,随后四位朗诵者为现场观众朗诵《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
随后,柳建伟、吴东峰、樊希安以及文艺评论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张陵以及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带来了主题为“红色精神 阅读力量”的阅读论坛环节,讨论红色阅读对深圳这座城市以及当下精神缔造的价值。
柳建伟认为,读书风气已经成为深圳深入骨髓的城市自我的天然诉求,全民阅读是一种内功修炼。“宝安全民阅读周选择红色阅读主题非常好,将红色阅读常态化,强化红色记忆,鼓舞人心。”他希望以后红色阅读持续化、常态化开展,将其变成每个人内在的诉求和需求来培育。
张陵认为,红色阅读反映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宝安选择这个题材非常精准。我们通过红色阅读,向流血牺牲的前辈致敬,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他们书写了民族解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在他看来,红色作品现在非常多,但是必须要有红色阅读,才能形成自己的红色文化,才能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红色文化使我们中国走向世界,面对百年之大变局的时候能够坚定地挺在这个时代前面,这是我们中国文学独特价值。”
杨克则从广东诗歌的红色传承入手,给大家介绍当下广东红色诗歌创作的情况。他表示红色基因对广东诗歌方面有极大的影响和贡献。“新时代再出发,诗歌写深圳、写改革开放,写大湾区,都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他建议,写红色主题的诗歌应该和新时代有关联,并找到一些独特的角度切入,使红色创作更具时代感和新魅力。
樊希安表示,深圳的全民阅读走在全国前面,宝安的全民阅读开展持久深入,注重品牌,重视质量。“此次红色阅读主题,开展得非常好。
吴东峰在论坛上进一步介绍了自己采访200多个开国将军的经历。他表示,自己的工作“抢救”历史,希望能为将来更有水平的作者提供素材文本。在他看来,中国红色文化有两大题材,一是革命战争题材,另一是改革开放。“如何将红色文化精神力量,渗透到建设之中,值得研究。”
南都记者了解,从4月17日开始,“红色之光 阅读之美”宝安全民阅读周系列活动已展开预热,邀请了作家、诗人、出版家作为“领读者”,通过大咖推荐+自主分享的模式,开展“全民悦读行-红色接力”活动,吸引万余读者参与,线下还组织了红色悦读行公益活动,走进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教育基地、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见习记者 崔晓丹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