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秒批、免申即享!广州黄埔区基层政务服务有哪些创新点?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1-04-25 23:20

问数湾区

“智能秒批”背后政府部门做了哪些工作?如何依托数据做到“免申即享”,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办事群众怎样及时清晰了解办事进度?4月23日,广州市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洪森做客“问数湾区”系列对话,开讲“基层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探索与实践”。据其透露,黄埔区首批100项智能秒批(核)事项清单已经在社区、园区、政邮便民服务点等37个场所的42台政务智能一体机同步上线,该区还在探索“信用+行政审批”、“信用+融资服务”、“信用+政策兑现”,以及行政审批事项“阳光审批”,实现审批过程公开化,更透明。

WechatIMG70.jpg

广州市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洪森做客“问数湾区”系列对话

“智能秒批”为办事企业群众松绑

“问数湾区”是由中山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数文明科技、南方都市报联合推出的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讲座、圆桌讨论、论坛等形式推动湾区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们进行交流,追踪湾区数字治理发展的新动态,探寻湾区数字治理创新与提升的路径和方向。在4月23日的讲座中,洪森副局长主要从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智能秒批、免申即享、信用平台与阳光审批以及问题与思考等5个方面,详细阐述黄埔区基层政务服务数字化的创新应用。

据介绍,黄埔区是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区域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区域。广州开发区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精神,在机构组织上成立了全省首家区级行政审批局(大数据管理局)。在信息化手段上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大数据技术,着力打造广州开发区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有效破解了审批慢、监管难、信息孤岛等难题,为促投资稳增长提供新的动能和保障

此外,通过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汇集共享,全面支撑了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数据平台建设,为高质量政务服务注入新动能;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结构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审查规则指标化、数据对比自动化,着力打造“智能申报、自动审核、网上发证”,实现审批事项智能“秒批、秒核”和“无差别办理”,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借助政务智能一体机全新推出“智能秒批”服务平台,以“机器代人”的智能化审批模式,为人工审批“解绊”,为办事企业群众“松绑”。例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延续”办理,通过服务平台实现自动获取免上传材料3份,法定时限20天,智能秒批仅6分钟,常规审批2天,智能秒批复核仅2分钟。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到,广州市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办理模式,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洪森副局长介绍,黄埔区通过信用数据、工商关系、税务关系以及统计关系等数据资源汇聚,实现惠企政策找人,定向推送。企业不主动提出申请,不提供申请材料,由政府部门通过信息共享等方式作为政策兑现实质审核依据,审核通过的企业履行确认报手续后直接享受政策。据介绍,首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事项共有34项。

探索行政审批事项“阳光审批”

在讲座中,洪森副局长特别提到黄埔区正在探索、尝试应用的信用平台、阳光审批。通过信用数据归集,目前平台覆盖全区超过16万企业,搭建评价模型得出企业画像。

据介绍,企业信用报告包括主体识别信息、登记信息等基础信息,股权结构信息、管理者信息、资质资格信息、生产经营信息、财务信息、资产信息、社会保障信息等业务信息,司法判决信息、强制执行信息、行贿犯罪信息等司法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监督检查、行政奖励等行政执法信息,拖欠公共事业费用信息、公共事业流水费用流水信息等公共事业信息,各部门的监管评价记录等信用评价信息等。而且,基于信用评价在不同场景结合更多风险因子,计算预警风险企业;通过聚类分析,分析信用情况与各种企业特征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目前,该信用平台在“决策服务端的应用”方面,《第一承诺制信任审批事项目录》覆盖了黄埔区13个审批部门,91个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全信任审批事项3项,非核心要件信任审批29项,要件后补信任审批60项;借鉴金融征信系统的风险管控经验,引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立足“信用贷”等融资服务应用场景,结合金融管理部门的要求,定制“信用等级+金融风险系数”评价模型。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区探索的行政审批事项“阳光审批”,将审批过程公开化,审批过程更透明,让办事群众更清晰了解办事进度情况。

目前,黄埔区整合了96个单位政务信息资源,编制成44个单位1103项信息资源目录。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应用,已归集389个信息类,清洗获得约7.2亿条有效数据;完成11个部门62个信息类共6800多万条政务数据共享。建立全区电子证照大数据库,编制全市首个区级电子证照目录,提供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电子证照服务,累计开通183种电子证照目录,发出294.38万张有效证照,1951个区级事项开通用证。

不过,洪森副局长在讲座中也提到,当前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建设分散化、应用条块化、信息割裂化、服务碎片化现象较为突出,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当前的数字平台建设情况,已无法满足“数字政府”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需求。归纳起来,主要是存在数据壁垒,数据汇集集成难,以及安全与便利、老人的数字鸿沟等问题。对此,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郑跃平提出如何提升一体机使用率等,洪森副局长透露,黄埔区正在开发“政务雷达”,届时只要公众登陆就会显示所有政务一体机所在位置,只要搜出需要办理的具体事项,就会提醒可以办理的位置等信息。

主海报.jpg

采写:南都记者 袁炯贤 实习生 张瑾杰

摄影:钟俊妹 设计:刘寅杉

编辑:袁炯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问数湾区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袁炯贤6192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