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到来之际,一个医防深度融合的平台——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疫苗免疫分会在广州正式成立,并同期举办第一届疫苗精准免疫与健康高峰论坛。分会首任主委、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林晓源表示,“疫苗犹豫”是导致疫苗接种覆盖率低的重要原因。分会成立后的一大主要工作就是利用各种渠道将正确、科学的疫苗知识进行推广,消除这种犹豫。
成立大会上,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郑慧贞获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疫苗免疫分会成立
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有了47个分会
据林晓源介绍,分会汇聚了众多的临床专家、疾病预防专家,将充分发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的平台优势,加强临床专家、疾病预防专家及相关专业从业人员的协作,建立起多领域、跨专业的医防合作平台,推进疫苗科学发展及疾病的精准预防,更好的宣传疫苗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特别是要促进、规范特殊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共同推进精准医学在预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制定疫苗的精准免疫策略,提高疫苗接种的覆盖率,规范、高效、安全的接种疫苗,让疫苗更好更广泛的造福广大人民群众,为“健康中国”作贡献。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疫苗免疫分会揭牌仪式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主持成立大会
孙炳刚介绍,学会自2017年成立至今,遵循创新发展理念,取得了飞速、高质量发展。短短4年时间,已正式成立分支机构47个,筹建中的分支机构14个,现有单位会员128家,个人会员6700余人,汇聚团结了一大批精准医学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学会在学术交流、技术推广、联合研究、标准制订、知识产权、产业转化、品牌培训、融资对接等领域都已经踏出了坚实的步伐,成为精准医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业社团。未来,学会将积极促进精准医学预防领域的发展,推动精准疫苗免疫多领域、跨专业医防合作体系建设。
建精准疫苗免疫分会
消除不必要“疫苗犹豫”
主任委员林晓源教授表示,自2020年12月15日我国启动新冠病毒疫苗重点人群接种工作以来,中国疫苗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两会上,疫苗的安全、有效生产以及高效率、免费接种等问题,持续受到热议。近年来其在肿瘤,如宫颈癌的预防中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被视为20世纪全球10项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首。针对接种者个体特征制定精准疫苗免疫策略愈发迫切。为规范预防接种工作,精准疫苗免疫分会应运而生。
分会目前共有委员183人,致力于“医防融合”,所属领域涵盖了医院内外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妇幼保健及疫苗研发、生产、推广和使用等跨领域、多专科的专业资源和技术力量,将携手共同推进精准医学在预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制定和实施疫苗的精准免疫策略,尤其是特殊状态儿童的预防接种,助力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
精准疫苗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林晓源作精准疫苗免疫分会介绍
他表示,“疫苗犹豫”是导致疫苗接种覆盖率低的重要原因。分会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互联网+、大数据和疫苗接种的信息化平台等多种多样的渠道,开展精准和针对性宣传教育,同时推动疫苗的标准操作和安全规范接种,持续加强对接种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监测包括异常反应处置,尤其是新上市疫苗如新冠疫苗的对应举措。消除恐惧、解决关切、排除误导信息、扩大科学认知,提高疫苗接种率,为建立群体免疫屏障而努力。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杨芳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