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蚝怎么做才好吃?“中国蚝乡”官方菜谱来了!4月26日上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汕尾市城区晨洲村举行“粤菜师傅•幸福菜谱”——汕尾晨洲生蚝菜谱发布会,以手绘、短视频和现场展示等形式,推出6道汕尾生蚝特色菜式。当天广东省人社厅、汕尾市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汕尾知名餐饮企业代表、粤菜师傅代表、来自中央、省市媒体等共40多人参加。
现场发布6道晨洲生蚝菜式
口味兼顾南北
汕尾市城区晨洲村位于南海长沙湾南畔三江交汇处,地理位置独特,浮游生物丰富,是天然海产养殖区域,有“中国蚝乡”美称。晨洲蚝酥、甜、肥、嫩、鲜、美,被誉为“生蚝皇冠上的明珠”,是不可多得的粤味佳品。
此次发布会上,汕尾粤菜师傅现场制作展示了6道晨洲生蚝菜式,包括咸菜猪脚蚝、姜葱炒大蚝、香煎蚝仔烙、脆炸晨洲蚝、粉丝蒸大蚝和油焗大蚝。“生蚝菜谱”由当地粤菜师傅利用本地食材晨洲生蚝,运用煎、煮、焗、炒、焖、炸等6种粤菜传统烹饪技法,化繁为简,总结制作而成。以手绘形式展现菜品样貌,同时详细记录食材备料、烹调方法和制作过程,整体设计简洁清新、通俗易懂。
汕尾晨洲生蚝菜谱-脆炸晨洲蚝、粉丝蒸大蚝
据“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蚝门九式创始人陈汉宗介绍:“生蚝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有‘海底牛奶’的美称。晨洲村此次发布的生蚝菜谱,能充分展现晨洲蚝特质,做法简单,口味兼顾南北,易懂易学。”
当天,10家当地知名餐饮企业代表共同签署“共推晨洲生蚝菜谱,共建汕尾生蚝品牌”的倡议书,并向全市餐饮行业企业发出号召——用好生蚝菜谱,做好生蚝菜,争当汕尾晨洲生蚝美食代言人、形象大使和“蚝”文化传承人。
融合乡村振兴
汕尾累计培训“粤菜师傅”超4000人
据了解,目前晨洲村全村养殖面积1.8万亩,2019年晨洲蚝年产量1.5万吨壳蚝,经济总值约3.1亿元,村集体收入7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汕尾市人社局局长杨师访表示,这次推出的菜谱将有利于打造“中国蚝乡”地理标识和“吃在汕尾”粤菜品牌,构建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格局,助力汕尾乡村振兴。
发布会现场
杨师访谈道,汕尾通过建立“粤菜师傅+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打造了晨洲村等一批乡村特色培训点,形成“粤菜师傅”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带动再就业的良好机制,有效推动乡村餐饮行业、种养殖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全链条发展。
“原来的生蚝是要拉出去外面卖的,现在是人家进来买还买不到。”活跃在一线市场的陈汉宗说道。连续参加多期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的当地蚝民黄钦祥也告诉南都记者,经过四五次系统培训后,让他萌生了开店创业的念头。“我的学员就业店已经开业了,‘粤菜师傅’工程让我们在创业谋生上多了一种选择。”
当前,汕尾以打造“吃在汕尾”品牌为引领,创新“粤菜师傅+美食工匠、乡村振兴、乡村美食、基地平台、民情地图、红色旅游”等6种模式,建成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8个、“粤菜师傅”乡村特色培训点4个,打造首批86家美食名师店、学员就业店、创业孵化店,至今累计培训“粤菜师傅”4222人,带动就业创业11677人,在汕尾民情地图“善美村居”平台上线应用场景4类17个服务,惠及受众过十万人次。
“粤菜师傅”工程三周年
带动近40万人实现就业创业
2018年广东省全面启动“粤菜师傅”工程,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助推乡村振兴。
三年来,“粤菜师傅”工程已成为广东战略品牌。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广东全省已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5.4万人次,带动39.1万人实现就业创业,打造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382个、建设粤菜美食旅游精品线路32条,评选出10个“粤菜师傅名村”,以“小切口”推动服务“大变化”、解决就业“大问题”、满足民生“大需求”、促进产业“大发展”。
据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粤菜师傅·幸福菜谱”的重磅发布,旨在聚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以各地特色食材为线索,以“粤菜师傅+特色食材+品牌菜式”为内容,将“粤菜师傅”与菜式创新、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展示岭南饮食文化和粤菜地方特色,带动食材、菜品和产品的销售,助力乡村振兴。继首站落地汕尾晨洲村后,今年“幸福菜谱”还将走进全省各地。
编辑:程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