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4月27日,中宣部、公安部在京联合启动“全社会反诈总动员”全国反诈防诈系列宣传活动。南都记者获悉,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全民反诈防诈启动相关活动。
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致辞
根据活动安排,全国范围内将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针对性防范宣传,主要媒体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将持续推出反诈系列报道,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着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打赢一场全社会反诈的人民战争。
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重点针对网贷刷单杀猪盘等诈骗预警提示
电信网络诈骗隐蔽性强,受害面广,诈骗手法变化多端,近年来犯罪率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呈现高发多发态势。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1万名,止付冻结涉案资金2722亿,劝阻870万人免于被骗,累计挽回经济损失1876亿,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形成全民反诈防诈的局面,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社会反诈总动员”全国反诈防诈系列宣传活动。
公安部副部长、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杜航伟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事关党和国家形象。要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扎实推进打防管控宣各项工作,加快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坚决把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坚持打防结合、防范为先,综合采取多种防范措施,积极构建系统严密的防范管控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杜航伟呼吁,公众要增强防范意识,擦亮眼睛,捂紧钱袋子,防止上当受骗。他表示,希望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支持参与反诈工作,全社会共同反诈防诈,打赢这场反诈的人民战争。
公安部刑侦局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指导处二级调研员张硕表示,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月”活动中,相关部门将立足社区提高反诈覆盖面,反诈宣传将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针对易受骗的如老年人、在校大学生、有贷款需求人员等重点群体,针对网络贷款、网络刷单、网络购物、杀猪盘等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点类型开展宣传,努力在全社会掀起反诈防诈的热潮。
与诈骗分子抢时间,3小时内受骗账户可全部紧急止付
启动仪式上,来自厦门、北京、深圳市公安局的民警代表分享了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经验。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七大队大队长王征途介绍,近年来深圳市公安局跟诈骗分子抢时间,专注于紧急止付为公众及时挽损。今年,在深圳市公安局的牵头下,27家商业银行、两大支付机构,以及16名会计师组成财富调查团队,深圳市每个派出所民警的手机均安装了新研发的紧急止付APP,便于民警在出警现场第一时间传回涉诈骗的银行账号,财富调查团队将在后台配合调查,“一小时以内83%的受骗账户可实现冻结止付,3小时内100%的账户可以实现冻结止付,为公众挽损13.6亿。”王征途说。
除了紧急止付以冻结受骗款项防止诈骗款转移,在王征途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如何为受害人追赃。“公众能感受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获得感,就是要帮助他们把真实的血汗钱拿回来。”他告诉南都,以往在刑事案件中若案件尚未侦破就把钱划拨给受害人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2016年,深圳市率先探路,制定将诈骗资金冻结后原路返还的规范性文件。2016年9月,公安部、银监会制定《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明确诈骗资金冻结以溯源返还为原则,由公安机关区分3种不同情况返还,全国范围内对诈骗资金如何返还首次有了规范性文件。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香港警方建立24小时合作机制
近年来,粤港湾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深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诈骗案件往往涉及资金跨境的难题。王征途告诉南都,为破解境外资金返还问题,深圳市公安探索与前海法院合作,创建香港同胞境内冻结资金有效快速返还机制。“去年某香港企业被骗386万美金,资金在深圳被冻结后,我们尝试通过前海法院的民事判决进行依法划拨返还,让香港民众也感受到了内地反诈的获得感。”王征途表示,深圳市反诈中心一直是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执法合作的先锋队,在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的直接授权下,深圳警方通过专属邮箱与香港警方展开24小时合作,第一时间为涉港诈骗案件提供办案支持,“港澳警方与我们互相配合,共同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王征途表示,下一步,深圳警方还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继续探索与港澳开展深度警务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健康繁荣发展服务。
南都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