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4月29日,惠州市龙门县龙潭镇举行2020年第四、五、六批拆旧复垦收益发放仪式。大坑、禾仓、禾洞、合头、马岭、石坋、石莲、土湖、下埔、新寮、左潭村11个村的村民共获得收益资金1.02亿元。
拆旧复垦收益发放仪式
收益资金实时到账
“拆旧复垦这个政策很好,非常好,现场我就分到了20万元,还实时到账。”龙潭镇马岭村委梅桔村小组村民杨叔收到拆旧复垦资金到账的提醒短信时,非常开心激动。
据了解,2020年龙潭镇拆旧复垦项目共立项4批,通过努力,在2021年2月22日已有3批约340亩完成交易,共计带来约1.3亿元的收益。已交易的3批项目涉及大坑、禾仓、禾洞等11个村,村民收益部分高达1.02亿元。
龙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邬少英介绍,拆旧复垦政策让当地村民切切实实享受到拆旧复垦政策红利,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村、关心农民的初心和本色,以及共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决心。
部分收益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
据了解,龙潭镇以拆旧复垦为契机,与当前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改革等重点工作结合,将取得的部分收益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公共物品房建设、祠堂修缮、文化室修缮、公共设施建设等。
仪式活动现场
对石坋村投入了93万元安装路灯,解决村民夜间出行安全问题;对石一、石二、石三、上湖共四个村小组污水处理池共投入270万元,用来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思湖村小组投入了213万元对祠堂、风景堂和广场进行建设,给村民提供文体娱乐场所,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投入了179万元用于巷道硬底化建设,共完成4公里。石坋村投入了43万元用于石坋村委道路两旁提升。通过拆旧复垦,群众切实看到了农村面貌变得更美了。
邬少英介绍,拆旧复垦政策让龙潭镇实现了“三变”,即“废旧变现”,按比例分成,直接将原老破废弃房屋变现为“真金白银”,促进农民增收;“土地变活”,将破旧房屋拆除结合实际种植,有效盘活了农村土地;“农村变美”,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通过实地摸查,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破旧泥砖房清理改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工作,龙门县共完成拆旧复垦验收面积2983.5211亩,售出垦复指标1171.8075亩,交易金额约6.7亿元。
按照复垦指标交易最低保护价50万元/亩的标准,扣除市级统筹资金(5万元/亩)和项目实施成本(5万元/亩)计算,龙门县获得净收益约4.8亿元,净收益按5%、5%、5%、10%和75%的比例分配给县级财政、镇级财政、村民委员会、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县、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土地所有权人所得收益要用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修复,按照“垦三奖一”政策,预计可获得312亩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可返还建设用地规模约468亩,既解决了建设美丽乡村的资金来源问题,也盘活了农村的闲置土地,一举两得。
拆旧复垦是龙门县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接下来,该县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展拆旧复垦,建设美丽乡村,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郭秋成 通讯员 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