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行动方案出炉!支持深圳地铁延伸到惠州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1-05-07 22:38

支持深圳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协调助推赣深铁路、深汕铁路、广汕铁路建设,携手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建立与周边城市一体化的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执行协调机制,实现合理布局、精准设计、协同执行,大幅提升城市能级。

近日,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惠州积极主动进入深圳都市圈有了行动指引。

惠州出台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方案

4月25日,广东省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纲要》)。这是以广东省政府名义印发的公开文件中首次公布深圳都市圈的范围,惠州全域“入圈”深圳,深莞惠一体化提速。

就在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发布之后几日,惠州迅速拿出了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

根据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定位,惠州将推动实现与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与深圳先行示范区融合发展更加紧密高效,努力把惠州打造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能源基地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要板块、国家级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高端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应基地、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品质城市,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重要支撑。

与周边城市建立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  发挥大湾区重要节点

根据惠州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首先就是要强化与周边城市空间对接互联互通和产业规划对接,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节点作用。

为此惠州将加强与广州、深圳、东莞等市国土空间规划对接,发挥惠州在大湾区的土地空间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发展区位优势,建立与周边城市一体化的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执行协调机制,实现合理布局、精准设计、协同执行,大幅提升城市能级。

这其中重点提到要加强惠阳区与深圳龙岗区、坪山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潼湖生态智慧区)与东莞松山湖,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深圳坪山区、大鹏新区,惠东县与深汕特别合作区,龙门县、博罗县与广州增城区、从化区的规划对接,促进与广州、深圳、东莞接合片区规划接合。

支持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  携手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在惠州此次公布的深度融入方案中,重点提到还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快“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推动对接广州(知识城)、东莞(松山湖)、深圳(前海)和香港的“三横”交通轴线相关工作,尽快连通中心城区与惠州湾的“一竖”交通轴线。

轨道交通方面,还将加快深惠城际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开工,支持深圳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协调助推赣深铁路、深汕铁路、广汕铁路建设,携手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大力推进惠州干线机场建设,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加快推动惠州港扩能升级,深化惠盐组合港合作,实现与深圳、广州、东莞等港口合理分工、联动发展。

其实早在2020年9月,交通运输部就已经发布了“关于深圳市开展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该意见明确表示,通过1—2年时间,启动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延伸段、深惠城际等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4号线东延至惠州惠阳。

此次惠州的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这意味着深圳地铁14号线未来可期。

融入“双区”建设相关工作纳入考核

方案的制定,还需要贯彻执行。为了将此次方案贯彻执行下去,惠州还把融入“双区”建设相关工作纳入考核。行动方案明确,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将重点任务、主要指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指标落实情况纳入县(区)和市直部门考核体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同时,强化追责问责,严肃处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行为。

记者观察:积极入圈深圳  惠州2021很活跃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都市圈背景下,此次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行动方案的发布,是2021年惠州主动对接深圳的又一大动作,也是以惠州首个专门聚焦深圳都市圈的方案文件。

由于地缘优势,毗邻深圳的惠州与深圳之间无论是交通、产业,还是人文等各方面,两地已密不可分。随着融湾入圈这一政策的推进,加速度拥抱深圳已经成为惠州全市上下的共识。

进入2021年以来,积极“入圈“惠州一直很活跃。

首先在2021年开年的《中共惠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惠州主动提出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

随即在2021年3月的惠州两会上,2021年惠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融入深圳都市圈。报告中还5次“点名”深圳。

主动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具体执行上惠州也全面拥抱深圳。2021年4月20日,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洪带队到深圳调研有关企业,希望企业进一步加大在惠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围绕惠州产业布局规划,深度参与惠州各项建设,助力惠州高质量发展。

就在4月20日同一天,深圳-惠州产业协同创新对接交流会举行。本次对接会共有72宗来自大湾区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逾860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借进入“深圳都市圈”东风  惠州乘势而上

不断融入深圳,加快速度进入深圳都市圈,这些都是惠州正在抢抓“双区”机遇。为何要抢抓这些机遇,因为只有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才能让惠州更好的发挥对深圳的支持作用,同时让自己在大湾区城市群中更加处于有利地位。

政策先行,执行到位,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根据惠州市商务部门数据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签约项目92宗,投资总额1332亿元。其中,来自深圳的项目45宗,占总宗数的49%,投资金额341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5.6%。

随着“双区驱动”建设推进,湾区发展日新月异,惠州也正在奋力而为。此次《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推出,可谓对于深度融入的最佳诠释,该怎么主动,该怎么融入都有了指引手则。未来,在这一行动方案的指引下,惠州将更精准对接深圳高精专企业,发挥深惠两地产业链优势互补,不断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积极承接深圳优质外溢项目,积极融入湾区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李鹏

编辑:李鹏,申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1粤港澳大湾区地铁产业大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