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美对生命的拯救——评程萌《水岸九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周刊
原创2021-05-11 07:09

文:刘燕

800x1069_60992b2da2693.jpg

欧洲,一直是中国人向往的西方文化圣地和最热爱的旅游目的地。疫情以前,每年大量的中国游客涌入欧洲,拿起手机相机,用手、脚、钱袋丈量着欧洲文化的地界。近日摄影家、作家和文化学者程萌的《水岸九歌》,由沈阳出版社出版发行,沿着欧洲知名优美的湖泊河流,程萌从意大利到斯德哥尔摩,一路北上,在镜头里记录河流,品味文化,抚慰心灵,在疫情期间为读者烹饪了一道旅行美学盛宴。


一、美,是爱的旅行
美是《水岸九歌》最突出的特点。一位作家评论程萌的作品“他向生活要美感。于是他看见”。《水岸九歌》向湖泊和河流要美感,于是读者能够看见一幅幅耽美的水波画卷,一篇篇浪漫精致的美文。


程萌有一双独特的审美眼睛,在意大利隐秘的奥尔塔湖,他发现了尼采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瑞士和意大利的边界的马焦雷湖畔,他发现了乌托邦的故乡——“真理之山”,在那里参与者的信条是“放弃私有财产,遵守严格的道德准则,实行素食主义和裸体主义,拒绝婚姻,远离政治和教条;在瑞士最美的巴洛克小城索洛图恩,他发现了卢梭度过一生中最幸福的6个星期的比尔湖;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金河”—杜洛河,他发现了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一世与伊内斯不朽的爱情传奇……


800x706_60992b2ec623a.jpg

程萌


阅读《水岸九歌》,读者一定会经历从沉溺于镜头的美景,到被美景和美文打动,乃至灵魂被美包围如此这般奇妙的心灵之旅。这就是美的力量。


英国美学家爱德蒙·柏克说:“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柏拉图说,“自从爱神降生了,人们就有了美的爱好,从美的爱好就产生了人神所享受的一切幸福。”美的世界里,蕴藏着爱的光芒。在《水岸九歌》中,读者会在程萌梦一般的呓语,诗一样的航行,滴水藏海撼动人心的镜头里,领受到蕴藏在欧洲自然、人文、历史、人类生命中的爱。例如,克拉拉·贝塔西对墨索里尼狂热的不伦之爱、卓别林对电影的痴爱、雷根斯堡人对香肠的口腹之爱,瑞士洛桑对香奈儿的鸡尾酒之爱……还有巴尔干半岛国家和民族之间隐喻的爱,当然更重要的是程萌对旅行的灵魂之爱。


800x519_60992b2eaad3d.jpg


二、让生命去旅行,而不是身体

让生命去旅行,而不是让身体去旅行,是程萌的旅行作品与其他作家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旅行首先是身体的旅行,这是无疑的,旅行者最重视的是身体的在场,但旅行一定是有生命的,因为身体必须是有生命的,否则旅行只能算躯体旅行。身体旅行,人人皆能行,但让生命去旅行,却不是每个旅行者都能做到的,因为生命是发育、成长、完善、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生命需要空间酝酿和生长,旅行者首先就要为此次旅行确定一个生命的基点,一个身份定位。


关于欧洲的旅行游记已经卷帙浩繁,旅行爱好者早已耳熟能详了。最有名的莫过于余秋雨的《行者无疆》、陈丹青的《无知的游历》系列,还有毕淑敏的《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余秋雨是文化学者,毕淑敏是作家,陈丹青是画家,这是他们各自生命旅行的起点。程萌却是不同的,他首先是个摄影家,其次是一个作家,再是一个文化学者,他的旅程注定是一场生命美学的发现之旅。在书中,读者读不到有关程萌的浪漫邂逅,也读不到他对中西文化完整性和深刻性的疼痛思考,抑或是对历史的哀伤也是极平淡极柔和的。


800x527_60992b2e4c35a.jpg


一切都被美隐匿了,摄影家在美景中隐匿了他的镜头、旅行者在人文历史中隐匿了他的到场,航船在河流中隐匿了它的航线。身体慢慢退后,身体旅行的痕迹被消融,生命旅行的身姿却一步步彰显出来,美的力量最终被生命释放了。阅读《水岸九歌》,读者会感到身心轻松精神愉悦,因为没有历史包袱,没有厚重沧桑的历史和文明积压心灵,也没有意欲批判而后快的艺术家的冲动,只有美,只有轻盈,只有美好。生命本身就应该是轻盈而灵动,静谧蓬勃又美好的,不是吗?!


旅行,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但旅行一旦有了生命,就具有唤醒其他生命的力量。《水岸九歌》是程萌的私人地理和文学坐标,但从生命旅行的角度,是一次生命旅行的美学唤醒,它能够唤醒众多读者心中强烈地美的旅行的渴望。阅读这本精美的书籍,读者们大多会产生在疫情结束后要到此一游的强烈愿望,即使去过欧洲多次的人,也会愿意在回眸频故,期待能够和程萌一样发现书中被忽视的风景、人物、历史、故事和心境。程萌在书中写道“生命是倒影,宇宙是棱镜,以湖的瞳仁,反射华丽”,湖泊和河流只是旅行者的一双眼睛,倒映的丰沛生命才是旅行者对美最崇高的致敬。


三、自由地审美,自由地快乐

让生命去旅行,享受隐秘的生命的快乐,是程萌带给读者们的第一个惊喜;然而,让生命去审美,才是程萌最值得读者借鉴的旅行姿态。


大部分旅行者的旅行见闻,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非审美的感官式身体旅行,一类是审美的生命旅行。


非审美式的旅行,记录的是身体感官对空间欲望的记忆,是低层次的旅行;审美旅行则是生命与身体、空间的合一、领悟和超越,是高层次的旅行。通常读者会在游记中读到自然、历史、人文、美食美酒等异域风情,这是旅行者最惬意的回忆,也是读者最爱阅读的篇章。不过,这仍属于身体旅行。承认这一点,并非要否定旅行者和读者的审美能力,翻看《水岸九歌》,阅读有关加尔达湖一倾碧波的美丽文字,只要稍有一点文字理解能力的读者,都能够领略到愉悦及心灵被涤荡的轻快感。然而,这还不是高级的审美体验,生命的审美必须是自由的,是与无穷大的宇宙、自然相交的自由,是天人合一的自由。


阅读《水岸九歌》,读者完全可以打开心灵与作者展开深度的自由的心灵交流,为程萌是自由的。在他诗歌般的文字、明净的摄影照片中,诗与思,思与诗,两者早已交融,这种飘逸、洒脱、浪漫的诗意,只有纯粹的发自心灵的审美自由,才能成就。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阅读《水岸九歌》,读者能感到诗性被唤醒,心灵被美充满仿似看到一个人间的水光天堂。这与程萌对现实的超越性领悟分不开,也与他作为摄影家拥有一颗宝贵的自由的灵魂分不开。唯自由的灵魂才能唤醒诗性,唯自由的审美才可以唤醒生命的审美,带人领悟天堂彼岸。


对热爱旅行的读者来说,培育旅行的审美体验是格外宝贵的。当我们勇敢地踏上旅行的路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在喘息不安的生命中,找到了一条时间的裂缝,使生命能够自由尽情地跳舞,我们便从入世的人生中超拔开来,能以一种优美的审美姿态诗意栖居在大地上。当生命变成一种自觉,旅行便丰满了人生,发现了自己。程萌是自由的摄影家,自由的审美者,阅读本书,读者也一定能够发现通达旅行审美自的途径。


四、旅行,是美对生命的拯救

阅读唯美的《水岸九歌》,作为美学研究者,不免会联想到百年中国第一美学命题——“以美育代宗教”的两大哲学流派——生命美学学派和实践美学学派,这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两大哥德巴赫猜想,前者以王国维为代表,主张信仰的建构,后者以蔡元培为代表,主张审美艺术教育。很显然,《水岸九歌》是对生命美学的一种回应。

在书的封面上,赫然印着一行触动心灵的文字“在欧洲水岸的重生,比重逢更远的相遇。”在后记中,程萌又写道“那些遥远的湖泊和河流,在我的记忆中晶莹闪耀。湖泊甜蜜,而河流苦涩。谁在青草的繁华之外,呼唤着我?”“是谁,唤醒了我对生活的全部记忆”。重生、呼唤自我、唤醒皆是信仰的呼召行为。旅行没有信仰,就没有生命,有信仰的旅行无疑是对漫无目的空虚乏力生命的一次拯救。


在阅读本书之后,我相信读者一定会和我一样惊叹于程萌对旅行强大的信仰和意志,也会在他温暖诗意文字后嗅出一丝孤独。在飞越半个地球、长达十年的旅行中,他与尼采一样,或者说和所有的文化旅行者一样,都必须面对“像一颗星辰被扔进荒凉的太空,孤独而冰冷地呼吸”的思考者之痛。他又如何摆脱呢?


可以假想一下,我们作为普通旅行者极有可能的回答——停止旅行,回归入世的繁华生活,要么就会发疯。然而,还有一种可能性,美丽的风景,以它自身独特的魅力,拯救了孤独的旅行者,使他不再恐惧和害怕,使他获得了超越时间的勇气,能以无比大的自由、宁静和信心来完成他的伟大旅行。


在这场美的拯救中,他与他的故乡,他的彼岸相遇了,他最终与他的旅行世界、他的内心奥秘、他的人生、他的爱、他的生命合而为一了,用作者的原话,“我期待时间不止,而河流停止;我期待生命不止,而你停驻”。这正应了生命美学“我审美故我在”的哲学观。美,是一种来自生命的力量,唯有生命审美才能让旅行找到旅行的终极意义。这是程萌和《水岸九歌》对热爱旅行的读者们最大的美学启发,也是旅行审美的尊严所在——以美为信仰,向美而生,向美而行,向美而歌!

《水岸九歌》,程萌著,沈阳出版社

800x528_60992b2e8431e.jpg


程萌历时数年,穿越莱茵河、美茵河和多瑙河等欧洲主要河流,寻访意大利、瑞士、法国和匈牙利等国家的10多个湖区,在柔波中捕捉往昔的踪影,展示当代欧洲调色板式的水边生活。其拍摄的图像更加深了文学文本的张力,相互勾勒出一幅“欧洲水岸”的宏大画卷。

spacer.gif

作为资深时尚旅行者,程萌在2000—2006年间曾出版的《西欧时装之旅》《华丽巅峰》《橱窗里的彼岸》等一系列专著。

程萌“昨日三部曲”另两部作品:《琴岛低语》和《极地天穹》

800x1069_60992b2ee5af2.jpg

800x1069_60992b2f570a7.jpg

编辑:王琦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