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喆回应东北人口负增长:受环境、生育水平等因素影响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1-05-11 12:10

南都讯 记者刘嫚 潘珊菊 发自北京 5月11日公布的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三省总人口依然较多,但是出现了负增长,比十年前减少1101万人。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发布会对此解释,东北地区人口的减少,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10511100417.jpg

宁吉喆称,东北在我们国家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相对漫长且寒冷,一些东北人口向比较温暖的南方迁移流动,这也是全球许多国家人口迁移流动的趋势性特征,欧洲、美国都有这种现象。

此外,宁吉喆还表示,受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要看到东北地区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其他地区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宁吉喆介绍,从这次普查的数据看,东北地区的人口十年来发生的变化有几个特点:一是总人口依然较多,但是出现了负增长。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大,但比十年前减少了1101万人。

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处于正常范围。

三是老龄化程度较深,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16.39%,提高了7.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人才储备丰富,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75%,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16年,东北地区这两个反映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指标,都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五是城市发展基础较好,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71%,在全国数据是排在前面的。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全国人口出生率创新低
大国点名 今日揭晓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