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普查数据质量问题,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5月1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漏登率为0.05,低于国际一般认可的3%标准,数据真实可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会现场。新华社图
“普查实施以前制定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进度安排,对各个环节、各项任务作出计划和时间安排。”针对普查数据推迟发布的提问,曾玉平提到。
曾玉平称,原定普查公报发布时间是计划时间,考虑社会各界对普查结果的强烈需求,这次丰富发布内容,增加大量分结构和地区分布方面的数据,所以数据准备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今天一共发布了8个公报,与前几次普查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详细。每一笔数据都经过了反复核实,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南都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人口普查数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广泛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先后组织开展六次专项试点和一次综合试点,设置科学普查方案。
曾玉平表示,普查小组在普查过程中精心组织现场调查。在现场登记前中,各级普查机构需要认真选聘普查人员,同时强化岗前培训,确保普查员考试合格以后才能够上岗。登记过程中,全国700多万普查人员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对全国所有家庭和人口进行全面普查。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普查还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普查方式进行探索创新。
包括首次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由普查员使用电子设备采集,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填报;首次利用行政记录和大数据对普查数据进行比对核查;首次在全国集中部署数据处理,利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完成数据处理工作;首次对全国700多万普查人员实行线上集中统一管理。
“在质量监控上,我们建立了普查数据的追溯问责机制,严肃查处各地普查造假、弄虚作假的行为。”曾玉平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工作结束后,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组织近千名专业抽查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取141个县中的3.2万户进行质量抽查,并聘请社会监督员全程监督抽查工作。
“抽查结果显示,普查漏登率为0.05%,低于国际认可的3%标准。”曾玉平说,这表明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可信,是一次高质量的人口普查。”
实习生周怀阳 南都记者潘珊菊发自北京
编辑:潘珊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大国点名 今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