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程洋 5月11日,由广东省能源局指导,华为公司和广东省能源研究会举办的“零碳中国行2021·广州”正式启动。会上,与会嘉宾就“能源数字化,助力广东碳达峰、碳中和”主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共同探讨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机遇,以及如何助力广东省碳中和目标的率先达成。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将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分区域分行业推动碳排放达峰,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志洋在大会中提到,衷心希望今天参会的广大企业和社会组织,特别是以华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深化交流合作,形成创新和发展合力,为广东省能源高质量、数字化发展作出新贡献。诚挚欢迎更多优秀市场主体加入广东省能源产业发展的大军中,协同推进先进成熟数字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助力广东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携手共创广东能源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美好明天。
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目标驱动下,个人的绿色生活、行业的绿色生产已成为共识。华为提出“能源数字化,加速碳中和”的发展战略,与广东省能源高质量、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可谓不谋而合。
能源产业向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全球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来到了一个不得不变的关口。地球已经多次发出信号,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物种加速灭绝等等迹象表明,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堪重负。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导致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变暖,环境恶化。而低碳成为人类应对生存挑战的一大重要命题,一场广泛而深刻地碳中和运动在世界各国兴起。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于去年12月将“碳中和”纳入了2021年重点工作。
随着全球碳中和运动的兴起,能源结构加速转型,能源产业势必要向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
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表示:“碳中和’30/60’目标必然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既意味着能源生产、能源消费的革命,也是一次各行各业全面升级换代的机会。它将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碳中和时代,华为数字能源将瓦特技术、热技术、储能技术、云与AI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创新融合,聚焦清洁发电、交通电动化、绿色ICT基础设施、工业与建筑节能、智能配电、储能等领域,加速能源数字化,推动零碳智能社会的建设。”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吴道闻在会上表示,要实现“双碳”目标,能源变革转型是关键。能源要转型,数字化是必然选择。当前广东省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施1+1+9工作部署,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希望大家转变思想,提高认识,主动拥抱新一代的信息和数字技术,加快推动广东能源数字化转型。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周建军在大会致辞中指出,能源数字化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源网荷储”4大应用场景,华为将能量流与信息流有机融合,助力广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
需要高度重视数字能源系统和装备的安全性、自主性、自创性
在大会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能源电力行业冲击性很大,要求电力系统要柔性可控,未来的电力系统就要做到能够“无条件”接受新能源。这就需要以信息化、数字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我们称作透明电力系统”。建设具备云资源储存、大数据处理、数据驱动分析、高度智能化等能力的强大软件平台,使电网可见、可知、可控,实现智能运行。透明电网从理论要变成现实,要有丰富的想象,开阔的视野,强大的执行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勇也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能源多元化、用能多样化为数字能源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舞台。数字能源将为现代能源体系构建提供新动能、新途径、新的知识和技术体系、新的解决方案。在快速发展进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数字能源的安全性,高度重视系统和装备的自主性、自创性。同时,能源数字化还应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融合,并且要与乡村振兴结合,促进农业农村能源体系取得跨越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天的大会上,华为带了多个数字能源技术的解决方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方良周介绍,华为数字能源,通过零碳全场景解决方案,包括零碳发电、零碳ICT能源、零碳出行以及零碳园区,持续助力广东能源结构转型、助力构建绿色ICT,使能行业减碳。
此外,活动当天,承载华为数字能源全场景解决方案的“零碳号”展车也从广州出发驶向全国各地,开展技术创新实现零碳的绿色宣传。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