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
以上数据是否意味着“一家三口”传统家庭模式将颠覆?如何理解其背后根源针对这组数据?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认为,低生育率和少子化是家庭户规模不断缩小的根本性原因。“生的孩子少了,每个家庭(人数)必然就少了。”
“生的孩子少了,每个家庭人数必然少了”
在多位专家看来,家庭户规模一直在降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家庭户规模1990年为3.96人,2000年为3.44人,2010年降至3.1人。
原新认为,低生育率和少子化是家庭户规模不断缩小的根本性原因。“生的孩子少了,每个家庭(人数)必然就少了。”除此以外,其他因素也在推动和加剧家庭小型化。
原新补充,人户分离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平均家庭户人口数小于三。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其中流动人口有3.76亿人。有些人出来打工,居住六个月以上就会在当地申报户口,形成一个核心家庭可能有两个户口,甚至孩子还有一个单独户口的情况。
“部分家庭会给孩子提前买房,独立分户,住房制度也是分户的一大因素。”原新说,离婚现象致使的分户,单亲家庭、丁克家庭、不孕不育患者的家庭数量的上升也影响了家庭户规模数据。
空巢老人增多,突出养老问题
多位专家在解读这组数据时均将目光聚焦独居老人。
河北大学教授、人口学专家吕红平指出,这组数据反映出独居老人增多,这也是家庭人口数减少非常重要的原因。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的副所长李佳也提到,独居老人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现象和趋势,这种趋势使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
吕红平指出,近年来流动人口单人化正转变为家庭化,即人口的流动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迁移,而是一整个家庭的搬迁。
他建议,国家可以通过出台购房政策鼓励全家迁移或鼓励三代人共同居住。而许多政策以个人为单位,缺乏家庭视角。此外,社会保障还没有跟上,现行的医保以省区为单位,不能跨省结算,还没有实施全国互通,这也是今后需要改革的方向。
李佳认为,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而养老问题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养老金制度需要进行大胆和全新的重构和设计。
实习生靖昊 南都记者吴斌发自北京
编辑:潘珊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全国人口出生率创新低
大国点名 今日揭晓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