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湾海底飘“雪”?原来是珊瑚组团产卵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1-05-12 16:46

入夜时分,银白月光静静地倾泻在海面上,为大鹏海域披上了一件白色纱衣。海面下的霜鹿角珊瑚群如同得到了某种号召,数以万计的小细胞像小雪花一般,不断地从珊瑚体内喷出,随波摇曳 ……

珊瑚2.png

近日,在深圳市大鹏新区的海底出现了一幕飘“雪”的场景,这是深圳大鹏新区公益组织“潜爱大鹏”的志愿者们,在大鹏海湾拍摄到的珊瑚产卵。据“潜爱大鹏”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场景通常一年只有一次,在月圆之夜出现。而“潜爱大鹏”的志愿者在大鹏海湾连续两年记录到了这样的场景。

今年拍到的则是该组织在六年前投放的珊瑚苗圃,在投放五年后自成群落,并在今年顺利产卵了。这就意味着这批人工种植的珊瑚已经成熟,实现自我繁殖。

珊瑚1.png

珊瑚产卵是珊瑚保证其基因多样性和种群健康的重要繁殖方式。潜爱大鹏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秘书长王晓勇表示,去年记录到的是野生珊瑚产卵,而今年拍到的则是他们在六年前投放的苗圃,这就意味着这批人工种植的珊瑚已经成熟,实现自我繁殖。此外,今年使用了水下无人机拍摄,减少对珊瑚的打扰,画面也更稳定。

根据去年的拍摄经验与专家介绍,珊瑚产卵多于晚上 9 时左右集中爆发——入夜未深,果不其然,根据潜水员的描述,珊瑚仿佛约定好一般,晚上 9 时刚过一齐释放卵囊。

有研究显示,珊瑚虫体内有一种 G 蛋白偶联受体具有光学传感功能,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是时,粉红色卵囊在月下水中摇曳回旋,随即升腾而起,蔚为壮观。珊瑚在产卵过程中,雌性和雄性会将巨量的卵子和精子排入海水中受精,无数的配子如雪花一般在海中漂荡,只是和雪花不同,它们是从下往上,并且有桃红色、淡黄色等缤纷色彩,让看似宇宙空间般的夜海被浅桃色无尽渲染。

640x360_609b8dcec3900.png

漫天飞舞的珊瑚卵囊大部分会被鱼类吃掉。今年摄影师幸运拍摄到了鱼类吞食珊瑚卵囊的景象。小小的斑刻新雀鲷与天竺鲷躲藏在霜鹿角珊瑚间"守株待兔",第一时间享用丰盛的夜宵。

珊瑚4.png

幸存的珊瑚卵受精之后会孵化为浮浪幼虫,这些随波逐流的小家伙需要合适的附着点才能生长为美丽的珊瑚。而为下一代珊瑚宝宝创造合适的生存场所,还需要各界为改善海洋环境一起努力。

据了解,深圳大鹏新区“潜爱大鹏”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海洋环保志愿者组织。在这个公益组织中,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做着同一件事,就是珊瑚保育。7年多来,该组织推动大亚湾种植珊瑚6000多株,救助珊瑚残枝300多株。

采写:南都记者 刘诗豪

编辑:李晓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