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广东青春轮!十年新增人口超两千万,各市表现如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1-05-16 18:14

5月15日,《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东常住人口达12601.2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全省常住人口增加2170.94万人,增长20.81%。

十年新增人口超两千万,广东人口有何特点?哪座城市的人口结构最显年轻?哪座城市人口素质更高?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了7组数据,跨越半个世纪,带你来看“广东人口青春轮”背后蕴藏的发展密码

十年人口增长超两千万,总量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历次普查广东常住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png

自 1953 年第一全国人口普查以来,广东常住人口总量呈持续上升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广东人口增长势头明显。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1990年到2000年广东新增常住人口超过2300万。此后的2000年至2010年,广东人口增长约1790万,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增长减少了超过560万人。

2020 年,广东常住人口达 12601.25 万人。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全省常住人口增加 2170.94 万人,增长 20.81%,平均每年增加 217.09 万人,年平均增长率 为 1.91%。自 2007 年以来,广东连续 14 年常住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人口总量从 2010 年的 7.79%提高到 8.93%。

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表示,“人口‘红利’是推动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人口总量快速增长,庞大的人口总量有力地促进了广东消费需求,也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分区域来看, 人口进一步向珠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集聚。2020年珠三角核心区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总量 61.91%。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珠三角核心区人口所占比重提高 8.04个百分点。

广东人口红利突出,东莞劳动资源最丰富

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近十年受生育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省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回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也不断改善,老年人口的规模明显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居全国之首,全省 15-59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达 8669.76 万人,总量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 1013.36 万人,增长 13.2%。广东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的跨省流入人口相对较多,外省流入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达 90%以上。

根据各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0-14岁人口占比数据,我们绘制了下面这幅“广东青春轮”。

青春年轮.jpg

单位:%

可以看出,在广东21个市中深圳是最年轻的城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5.36%,比全省平均低6.9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低13.34个百分点。同样年轻的还有东莞,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5.47%,与深圳接近,15-59岁人口占比更是高达81.41%,全省第一。此外,东莞还是广东省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城市,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超过八成。

深广珠受教育程度最高

【历次普查广东人口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png

十年来,广东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具有较高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快速上升,人口素质得到持续改善。

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978.29 万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 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8214 人增至 15699 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 232 人。 同时,广东文盲率继续减少,全省常住人口文盲率下降为1.45%。

多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高素质人才数量快速增加。为了迈向人才红利,《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人口发展要从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优化结构和提升素质多措并举转变,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同时,引导人口与经济布局有效对接,实现人口与技术、产业、公共服务、社会就业良性互动。

分地区来看,深圳、广州和珠海是广东文化程度最高的三个地区,每 10 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均超过2.5万人。其中深圳更是高达28849人,为全省最高,是全省平均水平的约1.84倍。这是什么概念?意味每100个深圳人中就有约29个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

学历年轮-1.jpg

*各市每10 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类受教育程度人数

人口性别比东莞最高,梅州最低

广东省人口性别比如何?在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为 6687.36 万人,占 53.07%; 女性人口为 5913.88 万人,占 46.9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 100)由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9.00 上升为2020年的113.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01 个百分点。

从历次普查数据来看,男性人口占比逐渐提升,由第一次人口普查的50%涨至底气人口普查的53%。

【历次普查广东人口性别占比】

人口性别构成.png

广东常住人口性别比升高主要是受外省流入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影响,外省流入人口性别比从 2010 年的 125.49 大幅提高到 2020 年的 144.60,全省有近一半城市的外省流入人口性别比超过 140 以上。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外省流入人口的性别比高低与产业结构变化不无关系。

从21个市来看,东莞性别比最高,达到130.06;梅州性别比最低,为101.65。这意味着,每100个东莞人中,会有56个男性,43个女性。

广东性别年轮.jpg

单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飞跃式发展,突破70%

十年来,广东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343.61 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3257.64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 74.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0.26 个百分点。

【历次普查广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城镇人口.png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升 7.97 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大幅提升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统筹:邹莹

数据分析:李润泽子 陈志芳

设计:张许君 欧阳静 陈志芳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编辑:李润泽子,陈志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