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梁颖怡 通讯员 余伟鹏 黄子豪 红绸落下,更名礼成。5月16日,湛江科技学院(原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揭牌典礼在该校新湖校区青藤馆举行。这所办学21年的独立学院,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成人礼”,迈上全新的发展征途。
根据教育部函件精神,湛江科技学院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湛江科技学院校长彭寿清表示,学校将以转设更名为契机,加快建设具有鲜明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特色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深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举校同庆,学校免费请师生吃“霸王餐”
今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转设并更名为湛江科技学院。为迎接5月16日的揭牌仪式,学校在全校学子和历届校友中征集“飞手”,操控无人机为蒙上神秘“红面纱”的学校揭牌。揭牌当天,该校给在校师生发放免费餐券,请师生吃“霸王餐”。当天,该校新湖校区、麻章校区四个饭堂所有窗口全部启用,师生凭券可以享受“二荤一素”的免费餐。
“‘心中有学生,学生有天下’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这次的‘惊喜礼物’让人激动,也是学校践行理念的举措之一,真正是师生同庆!”来自该校2018级英语专业的黄文惠同学高兴地说道。
除了关怀师生,转设后的湛江科技学院作为湛江市唯一一所以“湛江”为名的本科高校,将致力于“错位发展、转轨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彭寿清指出,学校将打造形成创新创业生态的良性循环系统,主动促成政校企行协同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
2018年,学校斥资3000万元,强化和提升了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功能,以“新商科”实验室为核心,形成了“新商科”实践教学矩阵,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切实掌握实战专业知识。此外,还大手笔投资4000万元打造的“新工科”智慧学习工场,广泛运用AR、VR等前沿技术,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取生产一线的宝贵经验。
坚持“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服务湛江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支持湛江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作为一所扎根湛江办学的高校,湛江科技学院坚持将“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服务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彭寿清告诉记者,大学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说到底就是做好“顶天立地”的功夫。湛江科技学院将抓好“立地”、奋力“顶天”,加快内涵式发展步伐。“顶天”意味着着眼国家重大战略,响应“科技强国”号召,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工学为主体,文学、艺术学为两翼,以教育学为重要补充的学科体系。“立地”意味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扎根地方办学。据介绍,湛江科技学院明确“应地所需、依地而建、为地所用、因地而兴、受地所托、顺势而为”的办学思路,讲好湛江故事、绘好湛江图画,构建起校地同心同向同行的事业发展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学校近年来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大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湛江市建筑业协会、湛江市旅游协会等单位共建湛江科技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智能财务产业学院、智慧城乡建设产业学院、滨海智慧旅游产业学院等。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湛江科技学院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建设重点,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有效地解答了破解产学研两张皮、应用型人才培养等突出问题。
在揭牌典礼上,“南粤智库——沿南海经济带研究院”也正式成立,致力于打造具有跨省域、有影响的区域性新型民间智库,形成涵盖产、学、研、商的跨省域学术研究平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的应用性与对策性的解决方案。
摄影:孙小鹏(部分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孙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