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诞辰109周年,博物馆里响起了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5-17 11:06

5月16日上午,为了纪念马思聪诞辰109周年,广州艺术博物院携手广州交响乐团举办了“铭记赤子之心,传颂家国情怀”音乐沙龙。广州交响乐团首席张毅和今年成立10周年的“飞·粤”弦乐四重奏现场演奏了马思聪先生的作品《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独奏与弦乐四重奏改编),以音乐纪念这位享誉全球的广东籍音乐家。

4096x3072_60a1065822729.jpg

广州交响乐团首席张毅和“飞·粤”弦乐四重奏现场演奏了马思聪先生的作品《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独奏与弦乐四重奏改编版)。

此次音乐沙龙特邀了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何平先生、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陈思昂先生,与观众一同解读马思聪的艺术成就。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就2020年8月完成的《马思聪作品集》专辑作录制背后的故事进行分享。

微信图片_20210516114321.jpg

此次音乐沙龙邀请了到三位重量级的嘉宾何平先生、陈思昂先生和陈擎先生到场分享。

在音乐沙龙上,广州交响乐团还向广州艺术博物院赠送音乐专辑《马思聪作品集》,而广州艺术博物院回赠音乐作品集《马思聪全集》。

据悉,《马思聪全集》出于2007年,共分7卷9册,收录有马思聪交响音乐、协奏曲、舞剧歌剧、合唱、小提琴音乐作品、生平照片、文章、书信、录音等等。其中,音乐作品全部收录成13张光碟。2007年12月14日,《马思聪全集》在广州艺博院举行首发式。

《马思聪作品集》音乐专辑由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景焕执棒,在2020年8月完成录制,并于同年9月在马思聪抗战时期曾任教的坪石管埠举行专辑首发仪式。曲目包括他的《第一交响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思乡曲》,特邀著名小提琴家徐惟聆担纲协奏曲和《思乡曲》的独奏。

马思聪其人其艺享誉海内外

马思聪是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西音乐艺术的融合,以精湛的西洋音乐技巧,出色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内涵与文化底蕴。他也是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开拓者,以卓越的演奏与创作,使源自西方的小提琴音乐成了中国的乐曲,在中国广为传播。马思聪还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先驱之一,他促进了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为中国培养出一批蜚声世界乐坛娇子。

399x284_60a106186beec.jpg

马思聪是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国内首个音乐家艺术专馆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是我国第一个以音乐家命名的音乐专馆,于2002年5月17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馆内收藏了他早期使用的小提琴、钢琴、手稿及实物113件,其中重要音乐手稿18部。艺术馆还展示了复原了马思聪北京寓所书房场景的模型。在陈列设计和布展方式上,以崭新的理念,运用场景衬托、电脑技术烘托等方式,融视听于一体,使人仿佛走进马思聪的艺术人生,置身于美妙的音乐艺术世界。

800x600_60a10740d4ee4.jpg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是我国第一个以音乐家命名的音乐专馆。

南都记者 许晓蕾 周佩文 实习生 韦栩滢

编辑:周佩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