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公报显示,在广州市11个区中,黄埔区的常住人口为1264447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77%,较2010年的6.55%提升了0.22个百分点。10年时间,黄埔常住人口累计增长了43.28万。有意思的是,南都记者综合对比各区发现,黄埔区在广州各区中男女比例“失衡”尤为明显,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比重高于全市水平,居外围城区之首、排全市第三,人才引力凸显。
黄埔区常住人口达1264447人。如表格显示
据统计,广州11个区中,人口超过300万人的区有1个,在200万人至300万人之间的区有2个,在10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的区有6个,少于100万人的区有2个。拥有常住人口1264447人的黄埔区,排在全市第7位。
而分区域看,中心城区人口为6337811人,占33.93%;外围城区人口为11621110人,占62.23%;生态片区人口为717684人,占3.84%。这里的“中心城区”包括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和天河区,“外围城区”包括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和增城区,“生态片区”指从化区。
从人口性别构成上看,黄埔区男性人口为699706万人,女性人口为564741万人,性别比为123.90(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略低于排名第一的南沙(124.88),两区远远高于全市总人口性别比111.98。
各区人口性别构成。
在这些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占76.15%,位列全市第四;60岁及以上人口占8.41%,位列全市第二,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5.56%,仅高于第一名白云区0.01个百分点。就全市的情况看,15-59岁人口为1395.58万人,占74.72%;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6.03万人,占7.82%。如此看来,黄埔区的人口结构更加年轻。
各区人口年龄构成。
从人口受教育情况来看,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群的比重上,广州市达到27.3%,而各区学历指数高于全市的依次有天河区(42.9%)、越秀区(37.2%)、黄埔区(29.9%)、海珠区(29.0%)、番禺区(27.9%)。显然,黄埔区的学历指数位列外围城区之首。
各类受教育程度人数。
平均受教育年限。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从各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一指标来看,黄埔区排名第三,为11.92年,略低于天河13.06年和越秀12.63年。这恰恰能反映出,黄埔近年来“筑巢引凤”的显著成效,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
此前,黄埔区曾在相关报道中透露,2020年广州市净增50万人口,其中三分之一流入黄埔,而且大多是高学历、高素质、高品位的年轻人,成为建设黄埔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随着黄埔区“金镶玉”系列政策出台,每年为企业和人才提供近百亿元的财政支持,大规模的高层次人才落户,将助力黄埔区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编辑:莫郅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