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甘肃白银景泰县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21名参赛者遇难。这是国内山地马拉松运动开展以来遇到的最大一场灾难。
5月23日, 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失联救援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甘肃省白银市市长张旭晨表示,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
这场夺走多人生命的悲剧,让人不禁反思:马拉松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参赛者越来越多,应如何保障赛事的安全运行。
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马拉松蓝皮书2019》数据,自2016年以来,国内马拉松赛事场次呈现出井喷式上升,2016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马拉松规模赛事993场,同比增长超过6倍。3年后,国内规模赛事数量再次翻倍,2019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达1828场,总规模人次约为713万,场均规模近4000人。
根据《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如果没有疫情因素影响,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800人以上规模)将达到1900场,平均每天举办规模马拉松赛事超过5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
赛事数据和参赛人数狂长的背后,马拉松产业也提现出强劲的动力。有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超百家体育赛事经营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金额超60亿。据预计数据,2020年我国马拉松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
马拉松越来越火,产业也动力无限。狂热之下,如何避免再次出现甘肃山地马拉松这样的悲剧事件,成为国内马拉松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出品:南都大数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罗韵
设计:张博
数据来源:《中国马拉松蓝皮书2019》、《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新华网等
编辑:罗韵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精算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