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杨伟乾单手拦住违规摩托车后,车主三、四次加油门冲撞。对方身高近一米七,体重超过150斤,所骑的女式摩托车重量超过200斤。杨伟乾被冲撞得多次后退失重,甚至被拉扯倒到摩托车一侧。但他始终没有放手。
监控画面记录下了这一幕:5月12日下午,白云区松洲街白云摩配市场门口路边,一位男子骑电动摩托车在增槎路逆行,准备不戴头盔进入白云摩配市场,被杨伟乾拦截教导并要求佩戴头盔,面对市场保安员杨伟乾的劝导,红衣男子态度恶劣甚至强行冲撞。杨伟乾在对方冲撞压到腿脚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不放行,坚持对男子不佩戴头盔的行为进行教育劝导。平凡岗位上的一身正气,让他成为松洲街摩电整治工作的楷模。
2021年5月10日,松洲街开展大型交通安全志愿活动,以摩电整治为工作重点,成立了三支交通安全出行志愿队。从那时起,杨伟乾就成为安全出行志愿劝导队的队员之一。
松洲街道有关负责人前往慰问杨伟乾(右三)。松洲街道宣供图
坚持劝导不放弃
摩电违规零容忍
杨伟乾话不多。从2003年开始就在白云摩配市场工作的他,肤色被晒得黝黑,身材偏瘦,但肌肉非常结实。白云摩配市场保安部副部长马启旺对他称赞有加:“每年我们评先进都有他份。”
杨伟乾回忆,当时正是下午三点左右天气最闷热的时候,自己原本正在监督白云摩配西门口马路上是否有摩电违规现象,突然发现一名未佩戴头盔的男子骑着电动摩托车准备驶入市场。他举着有交通安全“智慧劝导码”的牌子,劝对方扫码并按规定佩戴头盔。
不料该男子不配合戴上头盔,试图强行通过。情急之下,杨伟乾右手举牌,左手握住了摩托车把,将车拦下。男子情绪更加激动,数次踩下油门试图进行冲撞,最后甚至下车动手多次推搡。该男子有另一名同伴,也上前要求杨伟乾给二人放行。尽管自己的脚因男子的强行冲撞已经受伤,杨伟乾还是始终一只手紧抓违规男子的摩托车车头不放行,与两名情绪激动的男子对峙近3分钟,直至其他同事和民警赶来处理。
目前,违规男子已在民警的协助下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据了解,该男子是白云摩配市场的常客,但经常骑摩托车不戴头盔且屡教不改。作为交通安全出行志愿者,杨伟乾知道该男子年轻气盛、时常不听劝导,果断对其违规行为进行阻止,对方暴力对抗也不放弃劝导。
叙述事件经过时,杨伟乾始终很平静。“干这一行十几年了,看到违规现象上前阻止是很自然的,虽然受了伤有点痛但也没想那么多。”
“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被阻拦,其实只要按规定戴好头盔并扫描‘智慧劝导码’登记并观看视频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就可以了,是不会责罚更不会扣车的。”马启旺说, “遵守交通规则,其实也是为各位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着想。我们劝导员的工作都是以教育为主,希望广大居民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做到文明出行、平安出行。”
建立三支交通安全志愿队
交通整治需要更多“杨伟乾”
白云区松洲街流动人口多、城中村和批发市场分布密集,摩托车、电动车违规出行现象一度非常普遍,危害交通秩序和群众生命健康。
以往,基层整治摩电以口头劝导为主,很难确保效果和约束力,但又不宜采取过分强制的手段。2020年8月份以来,包括松洲街在内的白云区24个镇街开展网格化劝导工作,依托“平安白云”微信公众号和“云盾”系统,创建“智慧劝导”模块,使用“不戴头盔行为”“超员行为”“通行违法行为”3个独立的涉摩电交通违规劝导码录入交通违法信息。
涉摩电违规人员用手机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后,违规人员、违规地点及违法情况将自动录入系统,同时违规人员手机端可收到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内容。
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模块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功能,根据群众个人的违规次数及情节轻重,会对其发送警示短信、上门教育或者督促单位内部惩戒,督促有关违规人员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习惯。
马启旺告诉记者:“过去松洲街的摩电违规行为比较难管,如今扫码记录违规行为给居民起到的警示作用比较显著,现在看马路上驾驶摩托车和电动车的居民基本90%以上都戴头盔了。”
这些摩电整治举措的落实,最终也需要“杨伟乾”们的责任心与正义感。于是,松洲街结合白云区落实“奋战三百天、全力保畅安”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有关要求,5月10日起,成立了三支交通安全志愿队,共计500多人。一是党员带领志愿者的交通秩序整治党员突击队;二是由一大批村居委和批发市场司机保安组成的安全出行志愿劝导队,每日在重点路口、路段设点,全天进行交通劝导;三是主要由作为交通安全的重点管理对象的美团、顺丰等外卖快递配送员组成的安全志愿宣传队,他们也成为了参与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街道还组织工作专班设置了16个教育整治点,22个劝导点,重点做好学校、企业、市场门口等重点区域交通秩序整治形成“平安出行,人人有责”的整治声势。
据了解,松洲后续将继续针对交通专项整治展开系列行动,完善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同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采写:实习生蒋嫣 南都记者蒋模婷
编辑:蒋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