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谈越野赛事医疗保障:难达到每2.5公里设补给点的标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05-25 16:30

5月25日15时,甘肃省白银市政府召开有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事件新闻发布会。通报称,当地已邀请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气象局的马拉松赛事专家和气象专家参与事故调查,联合调查组已正式进驻白银市及景泰县,实施调查。

本次越野赛中部分选手因极端天气突发出现失温症状。南都记者联系上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医师龚海军,他参与了此次白银越野赛的救援工作,同时也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和登山爱好者。

pic_875974

这是5月24日拍摄的甘肃白银市景泰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的CP2至CP3赛段部分山体(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南都:失温的原理是什么?

龚海军:人是恒温动物,人体的核心温度是36-37摄氏度,通过散热和产热的平衡维持正常水平。如果我们打破这种平衡,有可能会发烧,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失温——核心温度变低。

南都:失温有哪些症状?

龚海军:人的皮肤会变苍白,血管收缩。血管收缩的目的就是减少散热,来降低失温的速度,这叫“壳核效应”。

为增加产热,肌肉就会颤抖来产生热量,大家都打过哆嗦,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肌肉产热也需要“能量”,这个“能量”从哪里来?比方说人体中糖原的储备,你需要吃点东西。

如果体内的“能量”用完了,肌肉就就不会颤抖,也就不会产热。此时如果外界环境没有改变,散热还在增加,那么温度会进一步下降,(核心温度)到32度以下的话可能意识就变得不清醒了。

南都:越野赛事一般需要有哪些医疗保障?

龚海军:目前国内还没有很明确的标准。我想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马拉松和越野赛,42.195公里的这种城市的比赛叫马拉松,马拉松比赛时,基本上每2.5公里设一个补给点。但越野赛比较小众,在越野赛里,你很难达到(每2.5公里设一补给点)这个标准,一般情况下在中间设点,我们把这个叫CP点,或者叫SP点。CP点叫check point,是为了杜绝选手走捷径,最早用于记录成绩的点。SP点叫support point,对人们饮食、医疗、水等需要提供支持。

南都:CP点和SP点设在同一个地方吗?

龚海军:有些设在一起,有些不设在一起。比方说,有个地方本来想设一个SP点,但实际上这个地方正好在半山腰,车也上不去,摩托车也上不去,不可能所有东西都让人扛上去,这这个地方可能就只是单纯CP点,没有SP点,不提供其他的一些支持。

南都:一般SP点(补给点)会提供怎样的医疗支持?

龚海军:不同地方的SP点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现场做救治的时候不多,大的SP点一般要有救护车、一些医疗药品、包扎东西、担架甚至有转运设备,把人转运到医院去。

南都:如果一些地方条件比较恶劣,只有一些医疗药品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吗?

龚海军:对,这种情况下对参赛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另外需要一些强制的装备,比如GPS定位、充电宝、保温毯、羽绒服、冲锋衣。 CP点不光是检查你的成绩,还要看你有没有带这些强制装备。每个比赛对强制装备的要求都不一样。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实习生 王靖怡 何夏怡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件搜救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