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萌 5月25日,由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深圳市水务局承办的“同心共建,海绵典范”——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2020年度优秀项目经验分享会暨2021年度海绵城市奖励申报启动仪式在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落幕。
分享会继续沿用去年的成功经验,采用“线下分享+线上直播”的方式,在线观看人数达到十万人次,成为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交流的一次盛会。
深圳海绵城市建设获中央财政奖励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水务局相关领导、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代表、13家海绵城市技术联盟单位、2020年度21个海绵城市获奖项目单位、相关行业协会等1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分享会现场,来自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权威专家共话海绵城市建设,从设计理念、制度规范、设计施工和管理养护等方面,分享海绵城市技术经验。会议围绕“同心共建,海绵典范”主题展开,深圳作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2019年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中,名列前茅,并获得中央财政第一批奖励资金1.2亿元。
21个项目获2020年度资金奖励,专家分享海绵城市建设经验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罗宜兵表示,深圳海绵城市建设如今获得的成效离不开每位为海绵城市建设付出辛劳的工作者,但海绵城市建设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深圳是全国土地面积最小的一线城市,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人口密度居全国城市第一,产业高度密集,土地开发强度超过50%,远超30%的国际警戒线,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深圳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强化城市内涝治理、建设节水典范城市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圳建设韧性城市、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为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深圳市政府每年都会从市水务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相应资金对社会资本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等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陈霞主任通报了2020年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奖励情况:经自由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征求意见、公示、市政府审议等环节,最终确定21个项目获得2020年度深圳市海绵城市资金奖励。
活动现场,2021年度海绵城市建设奖励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申报人可按最新规定向深圳市海绵办提交海绵城市建设资金奖励申请材料。
今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优秀项目分享还邀请了4位海绵城市建设优秀项目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分享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其中,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水光明水环境有限公司3家深圳本土单位作为21家获奖单位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优秀经验。分享会还特邀了来自安徽池州百荷公园的项目代表进行分享。主办方介绍,这也是今年分享会的创新之一,“深圳希望搭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交流平台,充分展示特区的担当、开放与包容,不仅是学习交流,更是相互的砥砺与促进,共同推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
项目分享结束后,“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任南琪院士给大家带来了《海绵城市高质量发展思考》的主题分享。任南琪院士表示,如何落实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最大课题,而海绵城市试点的建设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在未来,海绵城市试点还应该在数字化建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持续进步,把水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发展中来。
“同心共建,海绵典范”,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伟业,需要持久的耐心、科学的精神、系统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未来,深圳还将不断努力,把海绵城市建设打造为深圳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