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燕玉涵
还没到六月,连哈尔滨的气温都破了30℃,恐怕除了最北端的城市,全国都已经步入夏天行列。夏天一来,就又到了吃雪糕的季节。
走进便利店,想买一支一两块的雪糕解解暑时,却发现没有这样一个选项,即便是最便宜的苦咖啡也要3块钱了。
印象里常年一块五的苦咖啡身价已悄然翻倍,再定睛一看,冰柜中的大部分雪糕价格都在7-15元间,网红钟薛高18元一支,“顶流”的哈根达斯小杯要30多块一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雪糕也被消费主义裹挟了?
配货制的雪糕?买!
在这个万物皆可“网红”的时代,雪糕也不例外。
你可以想象吗,标价66元一根的限量网红雪糕,上线就被一抢而空!
十年前,哈根达斯曾因其高昂的价格和那句“爱她,就带她吃哈根达斯”的经典广告语吸引了无数情侣。
十年后的今天,雪糕走红的原因可谓是五花八门。
有人钟情于造型奇特的雪糕,包含著名地标或旅游景点元素的造型雪糕更是成为了拍照打卡的必备道具。
如故宫、敦煌、东方明珠塔、苏州园林、西湖等家喻户晓的景区都推出了相关造型的文创雪糕。雪糕此时也不再只是一味吃食,而是被赋予了“文创产品”的新身份,这些雪糕大多价位在10元左右,颇受游客欢迎。
有不少雪糕品牌通过跨界联名或奇葩口味成为了网红。比如光明和大白兔的联名雪糕,从包装上就完全还原了大白兔奶糖,又妥妥收割了一波情怀。
喜茶、奈雪的茶等茶饮品牌也趁机推出了联名款,奈雪还搞起了饥饿营销,号称每个门店每天限量26根,尽管22元一根,价格不菲,但想吃全靠抢。
即便是普通便利店售卖的联名雪糕,也被吐槽“贵”“镶金了嘛?”
网友吐槽联名款售价贵
还有“学生时代的噩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也联合品牌进军了雪糕界,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吃的时候可能压力会很大,学生时代的阴影笼罩整只雪糕。”
因为情怀、造型、联名而走红或许并不稀奇,你可能想不到,还有因为高价走红的。
回顾2018年的“双十一”,其中有一条令人惊叹的数据:66元一支共2万支的钟薛高“厄瓜多尔粉钻”,双11当天仅15小时便被抢光,由于其高价效应,仅这一款雪糕就占了天猫冰品类目10%的销售额。
钟薛高粉钻
最夸张的时候甚至还需要配货购买。钟薛高的糕推出的限量新品有“杏余年”和“芝玫龙荔”两个口味,小红书用户@王大Yooo就发现,想买钟薛高的新品居然必须要和套餐一起购买,无法单独购买。而在非官方的店铺里,这盒冰淇淋的代购价格已经炒到160元至288元之间。
配货+高价代购,200多克一盒的雪糕,销售套路快追上爱马仕了?!(封面图自钟薛高官方微博)
这两款钟薛高的糕有“杏余年”和“芝玫龙荔”两个口味,官网已经查无此糕。早前在官网介绍这款雪糕盒子的口味是“一盒冰糕4个层次、5种口感”,买过的评价中有人觉得“味道非常好,吃出了仪式感”,也有人吐槽“和普通的甜点没有很大区别”。
虽然涨价凶猛,但身价比原来翻了几倍的雪糕似乎依然卖得不错,那些被贴上“网红”标签的雪糕更是被一众年轻人追捧——曾经那个五毛、一块就能吃到雪糕的年代当真一去不复返了吗?
简装、精装、联名装东北大板,你选哪样?图自红宝石东北大板微博
雪糕涨价的100种方式
其实早在几年前,雪糕就已经悄悄涨了一轮价了。
当年5毛一根的小布丁,1块钱的雪人、绿色心情和1块5的巧乐兹和苦咖啡等都是80、90后的童年回忆。那时候,大部分雪糕的价格在1-2元左右,三四块的可爱多、千层雪已经算是中高端产品,超过5元的高端雪糕非常少,数的上来的好像也只有梦龙一种。“知乎”上甚至有帖子,解释了“梦龙雪糕为什么那么贵?”
而如今国内冰激凌消费市场则“升级”了很多,雪糕根据价格一般分三档,单价2元以下的属于低端产品,3元至10元算是中端,超过10元就进入高端序列。冰激凌厂商们则为了提升价格可谓是挖空了心思,从产品设计、包装到原材料的使用,再到猎奇口味、品牌联名和宣传营销,能用上的通通都派上场。
名字加长版的“飞鱼脆皮”
数据图表:艾媒咨询
编辑:王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