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这个公益基金会今年打算这么干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1-05-27 16:15

南都讯 5月27日,河北省荷花公益基金会举行项目执行研讨会,各项目团队负责人、老年协会、妇女协会代表及志愿者们齐聚石家庄平山县大桥村试点,共话农村养老。

微信图片_20210527160627.jpg

河北省荷花公益基金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专注服务农村养老事业,如今已有六年时间,并探索出了“妇老乡亲”农村养老模式。该模式以农村空巢在家的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农村空巢老年人提供情绪引导、关系调适、生活娱乐、心理辅导、困难纾解、社会支持网络修复等服务。

据河北省荷花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玮介绍,此次召开项目执行研讨会,目的是通过各合作伙伴汇报项目开展情况,促进团队间深入交流,碰撞项目创新的火花,提升工作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推动项目朝着精细化、高质量方向发展,以丰富“妇老乡亲”农村养老模式内容,有效回应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

微信图片_20210527160636.jpg

项目负责人分享农村养老经验做法

会上,保定市善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心、邢台市春暖社工服务中心、石家庄北极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3家团队负责人总结了各自的项目经验,并就开展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比如,暖阳社工负责人张静提出,该团队扩展城市大学生资源和城市社区资源,通过志愿募捐的方式,打造农村社区积分商城和志愿者人才服务平台,很好地调动了老年协会妇女志愿者参加活动,是项目可持续的一个有益探索。

保定市善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心董威也表示,该中心积极链接医院资源、志愿者资源、学校资源等,在各村开展义诊、各类捐赠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一定程度上弥补老年协会在工作中的空缺。

此外,据邢台市春暖社工负责人介绍,早在2019年中秋节,他们就开始运行老人助餐的“聚爱早餐厅”,目前已经以此为模版推行了三个试点村。服务对象是经老年协会筛选,村委会同意的“困难、高龄”老人,他们还制定了本土化的可行性制度,具体包括“不送、不带,只负责早餐,做到营养、简单、安全、卫生”等规定。

“我们靠做而不是说,聚爱早餐厅很受无人照顾的老人欢迎。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得到改善,其他村的村民羡慕,也希望尝试。”该负责人说。

微信图片_20210527160632.jpg

重视项目创新和可持续,助力农村养老乡村振兴

在“对话与交流”环节,每个团队还对项目中遇到的难题和对策进行了讨论。

保定市慈欣社工负责人表示,此前他们的项目点杨家台村通过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孝暖手工坊等副业增收。而随着旅游季的到来,志愿者多忙于参加工作,增加收入。此外,提供服务的一些老人同样忙于工作和照顾孙辈。同时,夏季到来,老人白天不愿意活动,更多愿意晚上进行活动。

春暖社工负责人也指出,农村的现实情况是许多60多岁老人还在劳动,并且是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的劳动,对于这些老人们来说,劳动不只是兴趣,而是生计。单纯或过多地强调精神文化的需求显得苍白,要将物质和文化相结合。因此,要通过产业发展变输血为造血,培育地方组织的内生动力和其造血能力。

多位项目负责人都强调,和农村养老模式的可复制相比,项目的持续性更加难,也更为重要。

刘玮提出,要重视项目创新与可持续。“荷花基金会提供的启动与造血资金,不是一直无限制的、不间断的投入,一年、两年的项目执行过程也是一个寻找发展道路、实现自我运营发展的过程,希望各团队能都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做到项目的创新与可持续。”

此外,她还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希望各合作伙伴加强团队交流与协作,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并重视项目评估与总结工作。

“荷花基金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资源对接、项目展示、优势互补等方式持续增加对老年协会、妇女组织支持,积极推进农村助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刘玮说。


南都记者王凡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