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车辆的维权风波,从Model 3蔓延到其他更多车型。前段时间,一名河南Model X车主称在高速路上遭遇“刹车失灵”“车速急降”的险情。
对此,特斯拉通过“特斯拉客户支持”认证微博回应称,目前初步远程诊断车辆报警原因为右前轮速传感器警报,并非车主温先生所述的“刹车失灵”,对温先生所提出的换车需求,表示无法满足。
然而,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期多起特斯拉维权事件持续至今,暂时都没有证据表明特斯拉存在“刹车失灵”, 在智能电动车普及的当下,提供可查可互证数据刻不容缓。
刹车失灵?特斯拉不认可,称或是传感器问题
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今年5月25日,特斯拉Model X车主温先生驾驶车辆,从阜阳开往郑州的高速路上,突然遭遇车辆离奇降速的情况,温先生称,车辆冷不丁地从时速100迈下降到60多迈,“吓得浑身上下全都是汗,郑州的店里呢,看这种情况,就说给我免费修车。”
(特斯拉回应河南Model X故障一事。)
根据事后车内大屏的画面,南都记者注意到,包括驻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ABS等多个系统都显示警报信息,温先生称,特斯拉方面必须要从官方层面承认刹车系统存在故障,并给予其道歉。
但从特斯拉5月28日的回应来看,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8日,温先生的车辆就已经出现右前轮速传感器警报,“温先生的车辆报警当天,我们建议温先生使用保险公司提供的救援服务,将车辆拖至特斯拉服务中心进行检修,但被拒绝。随后温先生自行将车辆从河南周口开至河南郑州,全程逾200公里。”特斯拉在回应中称,温先生的Model X行驶里程已经达到17.5万公里,已经超出质保期。
对于轮速传感器的报警原因,特斯拉方面认为,可能是由于轮速传感器脏污或传感器线路受损导致,但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确认。
特斯拉进一步表示,目前温先生的车辆从出现报警提示至今,已经继续行驶了800多公里,并且还在使用中,“温先生在拒绝检查车辆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声称车辆‘高速刹车失灵’、‘险出事故’,并使用‘自杀玩具’等词汇制造社会热点,向特斯拉提出免费更换至新款Model X车型的诉求,对此我们无法予以满足。”
但南都记者注意到,在5月27日一则新的视频上,温先生称“不需要特斯拉一分钱赔偿”,与特斯拉声明中的免费换车内容有所冲突,温先生还称,自己不需要“拒绝检测”,只需要特斯拉提供当天出事的后台数据,共同鉴定车辆是否有问题。
提供可查可互证数据刻不容缓
自从上海车展女车主维权以来,有关特斯拉车辆“故障”“失灵”的维权,在全国多地频发,这一次河南车主的维权车辆,并非此前频上热搜的Model 3,而是一台老款的进口Model X。
此后,特斯拉曾多次对外逐一回应事件,但从目前的回应来看,所指向的都是车辆并没有出现重大故障,从特斯拉单方面的回应,以及部分媒体的测试来看,也都并没有构成所谓“刹车失灵”的实锤。
在这些纠纷中,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父亲驾驶车辆遭遇疑似刹车问题,上海车展上,河南安阳的张女士站上特斯拉车顶维权。事后公开的事故前一分钟数据,是迄今为止,近期特斯拉事故中被公开的唯一一份车辆行车数据,另外,厂商也把事故前半小时的数据发送给张女士一方。
(没有可查可互证的数据,维权变成“各说各话”。)
然而,这份由厂家单方面公布的数据,依然引起了巨大争议。数据显示事故前张女士一方的Model 3行驶时速超过118km/h,且刹车以及ABS均已工作,但由于车速过快,还是无法阻止事故的发生。但张女士一方依然坚称,当时车速不可能达到如此高速,网友也纷纷质疑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并不齐全,缺少了刹车行程踏板等数据。
由于缺少可主动查询、可相互印证的数据,目前张女士维权一事,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在其近期的一条微博中,她依然要求特斯拉提供更完整的事故数据。
温州的特斯拉失控事件,也是一则持续了大半年的维权事件。2020年8月,当地一辆Model 3失控加速撞上路边多辆车辆。日前,温州市汽车工程学会公布调查结果显示,系车主错把油门当刹车,引起了这一连环撞车事件,车主陈先生事后也称特斯拉Model 3存在刹车失灵。
根据温州市汽车工程学会下属司法鉴定机构的介绍,来自特斯拉美国总部后台的数据,以及该车辆“黑匣子”EDR数据,都可反映车辆的状态以及驾驶员的操作情况,从而印证了这一鉴定结果。
可在调查结果发布后,陈先生依然不认可这一报告,他坚称是刹车问题导致的事故,认可上述报告只是为了进行理赔,温州警方此前也证实陈先生当时不存在酒驾等情况。
就在不久前的5月1日,广州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停车场加速撞上柱子,而特斯拉回应称,经过配合有关部门调取了事发地下停车场监控录像及后台行车数据,发现车辆的制动系统并不存在故障,在碰撞发生前2秒左右,车辆的加速踏板被深度踩下。也就是说,经过特斯拉“单方面”的数据,这依然是一起油门当刹车的事故。
为此,在智能电动汽车逐渐普及的当下,本地化可查询、可互证的数据变得刻不容缓。
以温州事故为例,当地鉴定机构调取的特斯拉方面提供的美国总部后台数据,以及EDR数据,但来自海外的数据,依然引起了较大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个人信息或者重要数据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同时,要求运营者收集和向车外提供敏感个人信息,包括车辆位置、驾驶人或乘车人音视频等,以及可以用于判断违法违规驾驶的数据等,应当符合允许车主方便查看、结构化查询被收集的敏感个人信息等要求。
也就是说,汽车数据的本地化存储以及可查询,将是大势所趋,这些统一标准、可被监管的数据,将成为解决纠纷的核心所在。而频被卷入维权事件的特斯拉,则明确表示,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目前该平台正在搭建中。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中心
南都记者 钟键挺
编辑:李美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十问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