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路跑赛事近期备受关注,热潮背后,是近年大量新成立的赛事公司。
南都记者注意到,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营范围含体育赛事的企业超过34.7万家,从地区分布来看,上海体育赛事相关公司位列第一,其总数超过六万,其次为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从成立时间来看,最近五年新成立的体育赛事类公司为19.7万,占总比五成以上。
数据:体育赛事相关企业超34万家,上海最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体育赛事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南都记者统计发现,目前我国经营范围含体育赛事的企业超过了34.7万家。企业类型显示,这类体育赛事企业多为小微企业、非高新企业。
我国体育赛事相关公司注册地分布。
超过五成体育赛事相关公司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
从成立时间来看,在最近五年新成立的体育赛事类公司为19.7万,占该类企业总数五成以上。最近一年,有9.5万家体育赛事相关企业成立,占比近3成,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的体育赛事企业仅有3.39%。从地区分布来看,上海体育赛事相关公司位列国内第一,其总数超过六万,其次为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业内人士披露,“马拉松热”背后有政策松绑因素。
早在2015年,中国田径协会变革马拉松管理模式,取消赛事审批,自此马拉松赛事开始爆发式增长,逐渐衍生出全程马拉松(全马)、半程马拉松(半马)、越野跑、迷你跑等多种赛事形式。
2019年,国内马拉松赛事一度达到平均每月举办152场,每天有5场马拉松在各地同步开跑。
据中国田协官网2020年5月发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2019年在赛事数量方面,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所有地域内共举办规模赛事1828场,较2018年增加247场,同比增长15.62%。
风险:上海马拉松选手倒地险丧命,乌蒙山越野赛选手失温死亡
大量新成立的体育公司涌入“赛道”举办赛事,赛事管理风险也随之增高。
2019年11月17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遭遇罕见高温,鸣枪开跑后现场多名跑友突然倒地,44岁的参赛选手蔡某晕倒后,出现心跳骤停、意识丧失、瞳孔针尖样缩小等危险情况,所幸获得同样参赛的三位医务跑者及时救助,抢救回一命。该场赛事事故也引发网友对于发烧友“拿生命换成绩”的质疑。
2019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选手蔡某倒地。
同年山东烟台举行的龙口国际马拉松上,出现半马选手张某心脏骤停猝死。2019年湖北荆州国际马拉松上,半马终点100米处,一名50岁的跑者倒地后抢救无效离世。
今年5月6日,乌蒙山超级越野赛事组委会发布通告,当天参赛选手杨立杰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失温乃至幻觉”,后“抢救过程中由于山体塌方,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其最终不幸离世。5月7日,一位上海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在参加第十六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过程中心脏骤停,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影响:多地叫停山地越野赛,43场路跑赛事宣布延期或取消
近年围绕体育赛事的法律纠纷也在变多。据裁判文书网,以体育赛事为关键词搜索,2019年与此相关的裁判文书有502起,2020年达1267起。
厦门海沧2016年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期间,曾发生“替跑者”猝死事件。
2017年6月,该案在厦门开庭,死者家属将赛事运营方和转让号码布者告上法庭,索赔123万。原告认为,吴某某作为男性当天使用从李某某处转让的女性参赛号码布进入赛道参加比赛并跑完全场,赛事运营方未劝告阻拦,没有终止其冒名顶替参赛的资格,负有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某某死亡的损害后果确已发生,其本人曾参加过其他马拉松赛,对于赛事运动风险及规程应清楚,其明知号码布不能转让仍受让,并检录参跑,属于自甘风险,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今年5月20日,苏州市吴中区法院公布2019年苏州夜跑比赛参赛者溺亡一案的判决结果,法院认定死者对落水溺亡的发生承担主要责任,判决赛事组织者赔偿其近亲属13万元。
事故敲响了路跑赛事的安全警钟。
南都记者初步统计,今年截至5月28日,国内已有43场路跑赛事宣布延期或取消。其中湖南、江苏、浙江和湖北四省叫停了当地山地越野赛,由体育赛事公司承办的海南三亚马拉松赛事、2021长春马拉松、宁夏·银川马拉松、昆明轿子山越野挑战赛、浙江莫干山越野赛女子10公里等39场赛事,也被宣布取消或延期。
5月26日上午,北京市朝阳法院发布提醒称,极限运动的爱好者首先要审慎参与运动,如参加相关比赛,在赛事主办方购买的保险外应再行购买专门的赛事保险,并注意保险条款中的免责条款。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实习生 何夏怡 王靖怡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生活 新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