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学着前辈的样子穿上了意味着长大的‘超人服’。”先后两次赶赴核酸检测采样现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00后”护士梁宝霞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一句话。5月27日是梁宝霞21岁的生日,但凌晨她依旧坚守在采样点现场,同事们在防护服上写下“生日快乐哟,大包”,便是今年送她的生日礼物。
5月26日起,广州市荔湾区启动全区全员核酸检测,越秀区、海珠区部分街道开展核酸排查工作,和梁宝霞一样,众多医护人员冒着高温奋战在防疫一线。除此之外,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也坚守岗位,或指引、或解惑,众志成城开展疫情防控。
5月28日,海珠体育中心核酸检测采样点,市民有序前往核酸采样。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医护人员
凌晨依旧坚守在岗位“00后”护士的别样生日
27日零点,梁宝霞仍在荔湾区岭南街社工服务站录入核酸检测人员信息。厚重的防护服将身体遮挡得严严实实,汗水从额头沿着鼻梁不断往下流,眼镜一片模糊,她将眼睛不断凑近手上的身份证,吃力地看着上面的信息。
她的同事,同医院的护士钟梅芬在工作的间隙悄悄来到她身后,拿起笔在防护服上写下“生日快乐哟,大包”,还画上了一个简单的蛋糕,然后在她耳边悄声地说:“生日快乐!”
5月27日是梁宝霞21岁生日,“大包”是朋友们给她的绰号。在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她度过了一个别样的生日,意义深刻。
同事在梁宝霞防护服上写下“生日快乐哟,大包”。
5月26日下午4时许,她接到通知,随时待命,准备支援核酸检测采样现场。26日中午,荔湾区发布通告,全员核酸检测。26日晚上19点,她坐着救护车,去往核酸检测现场。车上,钟梅芬就提醒她,可能你的生日要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度过了。
27日刚到的那一刻,全身心投入信息录入的她自己都没想起生日来临。钟梅芬的这份祝福才让她的思绪从工作中短暂地抽离出来。旋即,她又回过头开始紧张的信息录入工作。
至27日凌晨1点,她才结束了手上的工作,由其他同事替岗。回去的路上,在救护车里,其他的同事也注意到她背后的“生日快乐”,纷纷送上祝福。现在回想起那一刻,她感动地泪湿眼眶。
26日和27日,她先后两次赶赴核酸检测现场,作为一个刚工作一年的年轻护士,头一回经历如此紧张时刻。“防护服一穿就不能脱下,外面的风进不来,脸上不断冒汗,还不能擦。”梁宝霞说,虽然辛苦,但想到这是一名护士的职业使命和担当,她觉得非常有意义。她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下这感动瞬间,“我也学着前辈的样子穿上了意味着长大的‘超人服’”,并附上自己身着防护时在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的照片。
梁宝霞在朋友圈写道:“我也学着前辈的样子穿上了意味着长大的‘超人服’。”
支援荔湾,他们随时待命
“不知你长什么样,但从你的背后就觉得你很美!”5月27日凌晨1点,番禺区中心医院第一批支援荔湾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在不停歇地进行采样。此时,一个接受完采样的女孩将一张纸条送给了番禺区中心医院护士廖科萍,然后郑重地说了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随后廖科萍将这张写满了感谢话语的信放上朋友圈,获得了满屏点赞。
“我们要组织300人的核酸采样队伍支援荔湾,立刻行动!”5月26日下午4点30分,番禺区卫生健康局接到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知,要求马上组织300名采样人员,驰援广州市荔湾区全员核酸检测,单独承接华林街整个街道7万余人核酸采样任务。
接到通知后,番禺区医政科迅速协调组织11间医院和15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计划分六批次在区中心医院统一集结出发。采样人员每4小时一轮换,保证采样人员人身安全,无缝对接确保24小时采样不停顿。
第一批次由番禺区中心医院组队,突击队第一梯队18:10抵达荔湾区华林街道采样点,但当时室外气温依然高达30摄氏度,身穿全套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看着现场等待核酸检测的市民,二话不说投入工作。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四个小时一轮岗下来,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那时候是凌晨一点,很累了,但是看到这张纸条上暖心的话语,瞬间眼泪就上来了。”廖科萍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道。
医护人员登上大巴整装待发。
不仅仅是番禺区,广州其他区也派医护支援荔湾核酸检测。
5月27日,南沙区卫生健康局接到广州市卫健委集结通知,要求采样队伍第二天上午6:30准时出发支援荔湾。5月28日清晨,100名医务人员准时在区卫生健局集结完毕。参与支援的100名医务人员从全区医疗机构27个临床科室抽调,均已经完成了核酸采样工作培训,他们当中有一直在医院抗疫一线进行核酸采样的业务骨干,也有在感染性疾病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经历的白衣天使,抵达工作点后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立刻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当中。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介绍,从5月26日晚开始,广州已在荔湾全区和其他区重点区域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共开设2293个大规模采样点。截至28日14时,全市共采样1,169,698人,其中859,757份结果为阴性,其余结果待出。
5月27日凌晨,广州荔湾上下九广场核酸检测点,交班的医护人员比出✌️的手势。 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
街道、社区工作人员
成立“扫楼队” 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
荔湾区对全区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如何保证不漏一人?5月28日,南都记者走访荔湾区东漖街获知,街道接到部署,已经成立了“扫楼队”,挨家挨户确认核酸不漏一人。
“我们把一切能发动的力量地发动了,今早八点半开完会后立刻开干。”东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目前,街道干部、居委会、党员志愿者、物业中心等力量都被发动起来参与“扫楼”。
28日下午,记者来到东漖街道芳村花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打电话:“你们做核酸检测了吗?”据了解,居委会用电话和电子问卷的形式调查居民们接受核酸检测的情况,至下午3点30分,居委会已经收到了426户的问卷,完成了约28%的进度。
工作人员在打电话。
电话和问卷通知不到怎么办?居委会征集党员志愿者,在28日晚上上门通知。据介绍,居委会中午12点开始征集报名,下午3点30分就有31名党员报名。
已经连续工作多时,虽然疲累,但大家并无怨言。在居委会工作的卢女士说:“防疫这件事,和每一个人的安全有关,大家都是义无反顾的。”
南都记者了解到,荔湾各街道都在组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展“扫楼”式排查宣传,引导居民前往附近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
社工、志愿者
不会用健康码怎么办?社工来帮忙
老年人测核酸却不会扫健康码录入个人信息,甚至没有智能手机,怎么办?小陈家住天河区,是一名社工,这几天她每天都和同事们赶往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一天工作时长最高达到12小时,负责帮助街坊尤其是老年街坊登记健康码。
小陈帮徐阿姨登记健康码信息。
5月28日中午,荔湾社区东漖街社区服务中心,包括小陈在内的20多名社工,有人身穿“广州社工”的蓝色衣服,有人戴着“广州街坊”的红袖章,还有些穿着“荔湾志愿者”的荧光色马甲。他们很多人都拿着手机,耐心解答街坊们的种种问题。
家住芳村花园的徐阿姨告诉南都记者,到了采样点,却不会用智能手机,小陈主动一步一步教她登记好相关信息。“不然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采样现场,还有一群人的作用同样重要,从餐饮、供水、桌子椅子,到防暑降温,到对接医务人员和保安,全方位保障核酸监测点的工作,那就是志愿者。
28日下午2时许,位于海珠区体育中心的素社街道核酸检测采样点,志愿者代威正在现场进行秩序维护,期间不断有市民前来咨询,代威逐一答疑。“大家跟上,跟上”。包括代威在内,现场有10多名志愿者在维护秩序,忙而不乱。参与核算检测的市民从抵达现场开始扫码登记信息,到进入室内进行登记采样,前后过程约30分钟。
代威在维护秩序。
“这几天每天都是站着,所以小腿是酸的。”从26日晚开始,来自素社街道城市管理办的工作人员代威参与了基立北街、素社街两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志愿工作。身为党员的代威还参与了之前的疫苗接种工作,动员市民接种疫苗。
暖心市民
市民排队配合采样 热心网友点外卖送来矿泉水
5月27日,在荔湾区岭南街道的核酸检测采样点,一张外卖单让人泪目。上面点的物品是矿泉水,备注留言写着:“不要打我电话,直接送到中心台给医护人员!”此外,还有许多单位、企业支援岭南街的防疫工作,他们或送来消暑品,或前来当志愿者,为岭南街全员核酸检测助力。
热心市民点外卖送来矿泉水。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岭南街道在文化公园中心台、棋艺馆、水产馆等市民排队的位置设置了遮阳伞,电风扇,为等候的群众带来一缕清凉。长长的队伍两侧,间隔分布着来自各个单位的志愿者,为市民群众答疑解惑,维持秩序,公园的广播持续播放着注意事项,提醒排队的市民保持一米距离、不交流、不聚集,采样点现场秩序井然,核酸检测工作有条不紊。
这,也是近两天广州各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常态。
统筹:南都记者代国辉 莫郅骅
采写:代国辉 莫郅骅 李宛真 王美苏 夏嘉雯 郑雨楠 钟丽婷实习生 刘安琪 陈卓睿 梁思华
编辑: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