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岁女性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肢体障碍等症状要小心这个会导致瘫痪、失明的疾病。近年来,一种罕见的“美女病”--多发性硬化正在悄然侵蚀女性身体。5月30日正逢世界多发性硬化日之际,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在京举办了“万分之一的美丽” 多发性硬化日疾病科普活动,该病的误诊率高达五成,专家呼吁大家应加强对此病的认知。
有一半的患者都曾被误诊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保护神经的髓鞘,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多发性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235/10万,属于罕见病,目前我国约有3万余名多发性硬化患者。由于该疾病高发于20-40岁中青年女性,又被称为“美女病”。
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多发性硬化病因不明,和基因、环境及其他因素都有关系,但多发性硬化并不是一种遗传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位置不同,所带来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患者一般会出现视力下降、复视、肢体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对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周红雨教授表示:“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多样,不同患者在不同时期症状也不相同,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多发性硬化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方法,需要通过了解综合病史,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并排除其他相似疾病方能确诊。由于患者,甚至是基层医生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有近50%的患者曾被误诊,平均确诊时间长达1年。患者一旦发现视力受损、行动不便、口齿不清、二便失禁等症状,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免疫专科就诊。”
规范治疗未来可期
新华社/路透
不仅如此,由于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病程进展性疾病,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在经历多次复发与缓解后,可能出现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最终导致瘫痪、失明等严重残疾。数据显示,超过43%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高达88.5%的人因患病而失学、失业。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矫毓娟教授表示:“虽然目前的治疗手段无法彻底治愈疾病,但国内已有几款高效疾病修正药物(DMT药物)可以预防疾病复发、延缓残疾进展。研究表明,如果早期开展高效DMT治疗,患者可以与疾病很好地共处,实现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
新华社/路透
此次活动以线上概念影展为核心载体,用光影定格了全国各地患者美丽的瞬间。作为本次影展的“主角”之一,韧青动容地表示:“被确诊多发性硬化后,连走路都变得异常艰难,热爱的模特工作无法继续,心态几度崩溃。在家人和朋友的耐心帮助下,才渐渐找回了勇气。如今,我的病情已经稳定了2年多,和另一位罕见病病友一起,成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服装工作室。我想告诉病友们,要相信医学的力量,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继续追逐梦想。”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苏媛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