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检察官何彧民:保护未成年人,强制报告拟扩至旅业等领域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1-05-31 15:51

2021年6月1日起,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从多个方面解决社会关注的涉及未成年人侵害问题。

根据最高检此前印发的《全国检察机关“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自2021年5月起至2022年12月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

在最高检的专项行动下以及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之际,广州检察机关将如何部署专项行动,如何发挥检察职能?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上,广州市检察院有着多种创新做法。为此,南都记者专访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何彧民。

微信图片_20210531151635.jpg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何彧民

拟将强制报告拓展至网络、旅业、医疗领域

南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并全面确立了强制报告制度,广州检察机关将如何推动落实这一制度?

何彧民:2020年5月,最高检、公安部等9部门出台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公职人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

这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广州市检察院结合新法,经多方调研、听取意见,起草了

《关于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的实施办法》与《校园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推动包括公安、法院、教育、民政等在内的14家单位进行会签。目前我们准备将强制报告制度继续向旅业、医疗机构、网络等领域拓展,逐步织密强制报告保护网体系。

完善“一站式”询问

强化救助保护机制

南都:广州检察机关如何完善“一站式”询问,避免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二次伤害”?

何彧民:广州检察机关构建集一站式取证办案、救助保护和综合预防“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性侵害防治“护蕊” 工程。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局、团市委共同制定《“一站式”办案区建设参考标准》,指导各区建设 一站式”救助办案阵地。目前,全市共建成17个“一站式”救助办案阵地,实现市区两级的全覆盖。

此外,市检察院以黄埔、越秀区为试点,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检警合作”,推动“少年警务”机制的建立健全,将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优先保护的理念贯穿于案件办理的始终。

南都:检察机关为未成年人或其家庭提供司法救助的情况如何?

何彧民:2018年至2020年,广州全市检察机关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562人次,提供经济救助38人次,司法救助金金额达142.4万元,链接法律援助982人次,协助就业就学安置9人次。

南都:在开展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帮扶方面,广州检察机关有哪些创新做法?

何彧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规范取证办案工作,监督公安机关严格按照《关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工作指引》开展取证工作。将“一站式”工作机制的适用范围进行拓展,在案件类型上,从性侵害犯罪案件拓展至暴力伤害类犯罪案件;在适用对象上,从未成年被害人拓展至未成年证人。去年以来,已经有近两百宗案件在“一站式”取证办案区开展取证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另一方面是强化救助保护机制。检察机关依托社会支持体系,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救助、经济救助、法律帮助等。我们已经与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政局建立合作机制,及时转介处置各类保护线索。比如,我们刚刚与市司法局启动的“检律童行”合作项目,就是为了解决以往未成年被害人难以获得法律援助、法律帮助的问题。

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开展校园周边安全监督行动

南都:对涉未成年人行业治理上,广州市检察机关如何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何彧民:广州市检察院打造“童益+”未检公益诉讼品牌,统筹全市未检部门围绕校园周边的食品玩具销售、烟酒彩票销售、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经营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或管理漏洞开展专项监督行动。

微信图片_20210531131022.png

5月25日,广州市检察机关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了校园周边联合专项督查治理行动,左三为何彧民

检察机关未检部门通过调查走访,筛查线索,并通过圆桌会议、磋商程序、诉前检察建议等多种监督方式,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督促、协同、补漏的作用。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已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份。

市检察院还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起联动机制,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和儿童学生用品监管的通知》,促进双方在执法履职中的协作配合,除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工作之外,还明确了双方合作开展培训宣传,同时积极与教育、公安、人社等相关部门建立执法联动和信息互通制度。

广州检察已着手制定实施方案

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的难点痛点

南都:最高检印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自2021年5月起至2022年12月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广州检察机关如何部署这一项行动?

何彧民:这一行动是为了发挥检察机关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优势,履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主导责任,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积极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目前,广州市检察院已着手制定实施方案,立足广州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开展专项行动:

一是对罪错未成年人特殊矫治教育措施的落实,重点关注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有其他严重不良行为等未成年人的矫治教育。

二是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和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相关违法犯罪信息入职查询制度的落实。目前我们在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均做到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下一步的重点在于突出对不履行报告义务或查询义务、未执行从业禁止规定行为的监督。

三是对未成年人抚养、教育和保护职责的履行。要与民政部门加强联动配合,对履职过程中发现的监护缺失儿童、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健全线索转介、保护安置及后续跟踪机制。

四是强化对学校、培训机构、旅馆、宾馆、酒店、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网吧等场所的安全管理措施的监督。

统筹:南都记者邹琳 吴笋林

采写:南都记者何生廷 王瑜玲 实习生朱敏谊

编辑:何生廷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这个六一,新法生效,呵护“少年的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