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何生廷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正式施行,作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进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未成年人的偏常行为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等三个等级,由轻到重,并分别规定了相应的干预或矫治措施。
此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到,国家应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专门教育发展和专门学校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对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教育
父母及其他监护人负直接责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预防犯罪的教育”章节提到,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预防犯罪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使未成年人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提高自我管控能力。
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一旦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教职员工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
此外,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治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并可以从司法和执法机关、法学教育和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聘请法治副校长、校外法治辅导员。
南都记者留意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有关学生欺凌的内容写入“预防犯罪的教育”这一章节,明确提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学校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学生欺凌发现和处置的工作流程,严格排查并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各种隐患。
除了学校之外,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同样应当把预防犯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职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在对已满十六周岁准备就业的未成年人进行职业培训时,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培训内容。
明确建立矫治教育制度
对严重不良行为进行矫治
当未成年人出现的一些尚未构成犯罪的偏常行为时,相关人员及单位应该进行干预和矫治,避免发展为犯罪,对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且分为“对不良行为的干预”“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加强管教;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本辖区内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督促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教育,不得歧视;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措施。
对于何为严重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9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依法调查处理,并可以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采取措施严加管教。
此外,公安机关可以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采取矫治教育措施,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配合矫治教育措施的实施,不得妨碍阻挠或者放任不管。
对于实施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调,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对此,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至少确定一所专门学校按照分校区、分班级等方式设置专门场所,对前述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应针对性进行法治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
未成年人出现了犯罪行为之后,如何避免再次实施违法犯罪,这也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教育。
对涉及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其法定代理人以外的成年亲属或者教师、辅导员等参与有利于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邀请其参加有关活动。
此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可以自行或者委托有关社会组织、机构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实际需要并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心理测评。社会调查和心理测评的报告可以作为办理案件和教育未成年人的参考。
对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提前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按时接回,并协助落实安置帮教措施。没有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提前通知未成年人原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司法行政部门安排人员按时接回,由民政部门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依法对其进行监护。
编辑:何生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