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力首店经济,优先支持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布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1-06-01 19:11

有没有发现东莞的商场更好逛了?尤其在鸿福路商圈,从汇一城、海德广场,再到国贸,不少美妆新品牌纷纷开店,而且不少店还是品牌区域首店。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家马车”之一,近年来东莞为了推动市民消费可谓不遗余力。今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三年内推动各类品牌首店落户100个以上。日前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首店经济 促进商业消费升级的若干措施(试行)》(简称《若干措施》),首店引进按品牌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东莞也成为广东省内第一家成体系提出首店经济扶持政策的城市。

那么当下东莞的首店经济发展如何,与首店经济相伴而生的品牌赋能,东莞又做得怎样呢?

市中心图01.jpeg

东莞市中心区。刘媚 摄

首店经济正在东莞“开花”

近两年,美妆市场迎来新物种大爆发时期,成为城市发展首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自5月1日开业以来,位于海德广场的THE COLORIST调色师首家大师店,成为东莞城中潮人打卡点之一。

走进调色师门店,复古雕花彩妆盘、卡通印花眼影盘、糖果造型的唇釉……充满设计感、拥有个性外观的各种新锐美妆品牌产品,直指消费者的“少女心”。

THE COLORIST调色师是新一代的一站式美妆个护零售品牌,目前直营门店超过300家,遍布全国百城A类商圈。那么,作为首家大师店与普通门店的最大差别是什么?

THE COLORIST调色师大师店方面介绍,面积更大品类更全,是调色师目前最大的门店,里面有500个全球美妆品牌,20000+精选美妆产品。其中,千余产品为首次线下亮相,逾30+品牌更是首次进入东莞。“调色师选址要求,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的A类商圈黄金地段。”

WechatIMG2212.jpeg

资料图。

在鸿福商圈,一次可以满足多种消费欲望。美妆店打完卡,可以到附近的星巴克臻选店品杯咖啡,或者到CGV影城看一场电影,还有空气湃、泡泡玛特、乐高等门店等你逛,而且以上都是品牌在这一片区所开出区域首店。

首店经济正在东莞这个制造城市开花。如民盈·国贸城从2018年开业至今,共引进首进东莞的品牌超过50家,多家品牌符合首店标准。远在凤岗也有品牌首店的进驻,去年都市丽人亚洲最大旗舰店落地凤岗天安数码城,衣食住行玩乐购统统都可以在店内完成。

政策护航最高奖励100万

不久前,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这是该榜单发布的第六年,东莞则是连续第五年入围。今年榜单发布的15个新一线城市中,东莞排名第11,与上一年度榜单持平,东莞的魅力持续在释放,商业吸引力在提升。

东莞民盈·国贸城的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从东莞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来看,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让商场及商家对于东莞有了全新的认知,也致使东莞成为新一线城市中,最受商业项目关注及进驻的城市之一。”

首店经济则是城市商业吸引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日前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首店经济 促进商业消费升级的若干措施(试行)》(简称《若干措施》),东莞成为广东省内第一家成体系提出首店经济扶持政策的城市,力争到2023年推动各类品牌首店落户东莞不少于100个,将东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高端品牌首选地、原创品牌集聚地、消费时尚创新地。

东莞真金白银鼓励品牌首店的落地,如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土知名品牌在东莞市开设独立法人性质各类品牌首店(含非法人企业转法人企业),与招引企业(商业设施运营单位)签订2年以上入驻协议,对品牌企业予以支持。其中,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开设华南首店,或本土知名品牌企业开设中国(内地)首店,给予100万元奖励。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开设东莞首店,或本土知名品牌企业开设华南首店,给予30万元奖励。另外还有门店装修补助、租金减免补助、首发首秀扶持等。

在区域布局上,优先支持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等区域重点商圈大型高端商业综合体、高端商务楼宇打造更高品质的品牌首店经营载体。

“有了政府的支持,公司对于引进新的著名品牌肯定会更加有利。”海德广场和汇一城购物中心的管理者林维蒂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跟多个品牌洽谈入驻事宜。

松山湖 景色。松湖宣.jpeg

松山湖。松湖融媒 供图

瞄准“Z世代”打造新品牌

此前东莞副市长罗晃浩调研“首店经济”时表示,东莞消费市场庞大,特别是在国外疫情导致消费回流的大背景下,东莞消费市场发展形势向好。他强调,要以推动“首店经济”发展为契机,找准抓手,积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形成新的消费聚集区,打造消费新场景新生态,提出注重发挥企业在推动东莞市“首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首店经济的发展除了提升区域居民生活品质,还能优化产业链价值链。与首店经济相伴而生的是品牌赋能,本土的品牌在迎接竞争的同时实现自我的迭代。

东莞是制造业大市,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品牌建设是“东莞制造”的一块短板,贴牌代工、低附加值成为传统制造的标签,仅有vivo、OPPO等品牌进入大众视线范围。2021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重点部署了“实施品牌+赋能行动计划”,提出要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名标,支持企业收购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快打造传统产业集群“东莞制造”区域品牌。

2020加博会.png

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成东莞本土企业品牌展示的重要平台。刘媚摄。资料图。

而从市场上来看,企业做品牌的意愿强烈。尤其是近年来“Z世代”新消费主义出现,成了不少国产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东莞本土品牌也不例外,抓住消费特点,快速打造品牌,像上述的调色师所属的KK集团就是从东莞走出,并打造出新零售方阵,另外还有传统品牌也在积极转型,如美宜佳、都市丽人,都在瞄准“Z世代”打造品牌。

从另一角度来看,本土品牌也可以成为东莞首店经济的首批参与者,形成示范效应,“首店经济”+“东莞制造”品牌的推广将能相辅相成,促进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向销售转型。

采写 南都记者 梁锦弟

编辑:梁锦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