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佛山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佛山疫情最新情况和防疫工作的最新进展。会议通报,6月3日0至24时,佛山市新增一例本地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自5月27日以来,截至6月3日,佛山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例(南海区6例、禅城区1例),所有确诊病例均已转定点救治医院隔离治疗。
会议还通报了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情况,6月2日,重点辖区第一轮核酸筛查全面完成,采样累计329.61万人,结果均为阴性。截至今日14时,第二轮对重点区域大规模核酸筛查,累计采样254.87万人,已出结果110.51万人,均为阴性,其余结果待出。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尚慧玲通报,自5月27日报告本轮疫情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以来,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指导组、省委省政府、省疫情防控指挥办的正确领导下,佛山市紧扣“早、快、准、严、实”防控疫情五字诀,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坚决态度、最果断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6月3日0-24时,佛山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自5月27日以来,截至6月3日,佛山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例(南海区6例、禅城区1例),所有确诊病例均已转定点救治医院隔离治疗。
尚慧玲指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佛山始终将落实“四早”措施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疫情风险隐患快速反应,及时处置。佛山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佛山市与广州市建立跨市联动,无缝对接沟通机制。
同时,及时落实重点人群管控,第一时间科学做好人员排查,对所涉人员全面管控。截至今日9时,全市累计追踪管控密切接触者567人,涉及在佛山393人,已管控393人;累计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1057人,涉及在佛山1015人,已管控1015人。针对不同风险人群,采取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措施。
佛山还迅速落实重点场所管控,成立工作专班,深入追踪病例活动轨迹涉及的重点场所。
截至今日9时,累计排查重点场所125个(佛山108个,市外17个),佛山新增10个。采集环境样品1831份,结果阳性14份,结果阴性1812份,待复核5份。结合流调溯源和风险研判,精准落实分级分类防控措施,采取提格管控,对有关重点区域采取封闭、封控、闭环等管理措施。
自5月27日以来,佛山市启动重点辖区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
6月2日,重点辖区第一轮核酸筛查全面完成,采样累计329.61万人,结果均为阴性。截至今日14时,第二轮对重点区域大规模核酸筛查,累计采样254.87万人,已出结果110.51万人,均为阴性,其余结果待出。
佛山还在不断提升佛山市核酸检测能力,在检测能力方面:目前佛山市可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共54家,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疾控机构均能开展核酸检测,检测能力达到单检约10万管/天,主要用于满足医院诊疗服务、重点人群标本复核等。在应急状态下,市一医院和市中医院通过增派人手24小时轮班,可额外提供约2万~3万管/天的检测能力。为满足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求,各区均储备了第三方核酸检测能力。
在采样人员能力保障方面完成了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核酸采样培训,可根据疫情防控和大规模核酸采样的不同需求来调度医务人员参加采样工作。在南海区启动第二轮核酸检测后,市立即调度了1100名医护人员支援核酸采样工作。
在保障“愿检尽检”人群服务方面,在“健康佛山”公众号及时对医疗机构面向需要紧急出门的市民开设紧急核酸检测服务进行指引。目前,佛山已指定9家医疗机构为确有紧急出行需求的市民设立绿色通道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尽早优先在10小时内出具核酸结果。
同时,佛山还在扎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目前佛山市共设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171个,设有接种台1499张,日均接种量可以达到37.4万剂。
截至今日14时,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576.35万人,750.95万剂次,目标人群接种率达84.36%。
近期,为减少人员聚集可能带来的传播风险,佛山市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预约方式进行了调整,通过以村(居)委预约为主,先有序安排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团体预约和集体接种,兼顾个人线上预约接种服务。
根据疫苗供应情况、疫情防控和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所需医疗保障的实际需求,各区新冠疫苗预约接种服务的时间和开设点情况将会有动态的调整,各区将在属地官方发布号、各区卫健局、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号及时发布服务调整信息。
会上,尚慧玲再次提醒市民,务必要先预约,再接种,避免人群聚集。在接种完新冠疫苗的24小时内不能参加核酸检测采样,接种后也要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路漫漫 刘钰滢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编辑:路漫漫,何惠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同心抗疫 守护家园
众志成城,直击佛山疫情防控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