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一家人的帮助下,脱臼孩子的手已恢复,感谢中国好邻居!”4日上午,“感谢中国好邻居”成了荔湾区东漖街某小区业主群里的高频句。郭女士4岁的孩子手脱臼疼了一晚,还没等来救护车,小区一位学过跌打的邻居主动提出可以帮小孩看看,不到一分钟小孩关节准确复位,邻居一家引来小区业主齐赞“中国好邻居”。
脱臼小孩果果(化名)的母亲郭女士告诉记者,前一天晚上孩子突然告诉自己手很痛,由于果果过去有过脱臼的经历,郭女士立即判断出孩子的手脱臼了。但现在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着急的郭女士也只能在家等待社区为孩子联系协调好救护。
而封控区需要救护的居民并不少,脱臼又相对属于没那么紧急的一类情况,所以一直到4日上午,救护车都没开进郭女士的小区。4岁的果果忍受了一整夜脱臼的疼痛后,也开始哭闹,郭女士看着心疼又无能为力,情急之下在小区的楼栋群里发消息向邻居们求助,想试试看能否碰上懂得关节复位的邻居来帮帮忙。
“当时消息一发出去,群里的邻居们都很主动地帮我在各个业主群转发,不一会就有邻居告诉我,其他栋有业主能帮小孩看看。”在邻居的热心转发下,郭女士联系上了这位愿意帮忙的李先生。
“李先生说他的父亲学过跌打,懂复位。他们还非常细心地向我询问了孩子有没有摔跤,免得造成二次伤害。”很快,郭女士带着孩子与李先生一家在楼下见面了,眼看李先生父亲几个熟练的牵引动作,不到一分钟果果的手关节便准确复位,令郭女士更欣喜的是,“孩子回到家手就已经不痛了。”
李先生询问孩子脱臼情况,受访者供图
李先生表示,他是通过其他邻居的转发看到郭女士求助的,听说果果疼了一晚上,他感到很心疼:“我自己也有小孩,而且我小时候也脱过臼,所以很理解郭女士的心情。”李先生说,小时候每次脱臼都是父亲帮他复位,所以当即就询问了父亲能不能帮忙。父亲很快就答应了,了解孩子的情况后,父亲对自己能够成功帮果果复位很有信心。
回到家后,李先生在微信上收到了郭女士以表感谢的微信红包,但他没有收下。李先生说: “我们疫情期间看到新闻里前线的医护、警察这些‘逆行者’无私奉献,我们也很是敬佩,自己也想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别人。特别是现在封闭管理的情况,想给邻居们传递一些正能量。”
郭女士发红包以表感激,李先生回绝后建议两家小孩未来一起玩,受访者供图
有了这一次的经历,郭女士对邻里关系也有了新的感触:“我生活在一个特别幸福的社区里。虽然帮孩子复位的是李先生的父亲,但没有其他邻居的转发我也联系不到李先生一家。前几天小区里有人家里缺米油,我们业主群也有很多邻居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储备,是他们的热心启发了我可以向邻居求助。”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蒋嫣
编辑: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