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广州高考首日顺利开考,5.49万名考生在全市58个考点、2041间考场参加考试,这其中包括819名转运考生,广州统筹了大车6台(转运 95名考生)、小车724台(转运 724名考生)帮助他们往返考点。
7日上午,针对高考相关防控工作与中小学疫情期间防控问题,南都记者专访了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部部长刘伟佳。据介绍,根据疾控部门的防控指引,考生中午在考点用餐的,会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如果考生粤康码变黄码,也有相应的处理预案,不影响考生考试。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部部长刘伟佳。受访者供图
低风险地区考生 就座后可自行决定是否继续戴口罩
跨风险地区考生 每天在考点测核酸
1.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广州目前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对于不同风险级别区域内的考生和考点,疾控部门分别给出了什么样的防控指引?
刘伟佳:已针对不同风险区域的学校,制定考生相应的指引,包括低风险地区、非低风险地区、跨风险地区考生的高考防疫指引。
比如,对于非低风险地区的考生,从住地到考点都实行点对点转运,需乘车往返考点的考生会统一安排专用车辆,专人专车专司机,考生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及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到考点后,通过专用测温通道、按指定路线到达考场。进入考场前,做好手消毒,更换考务人员派发的口罩,并全程戴口罩。
中午用餐时,要求考生要互相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互相交流和接触,随时做好手卫生,用餐结束后到指定地点午休。
对于跨风险地区的考生,我们还要求每天在考点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其他要求与非低风险地区考生类似。
对于低风险地区考生也有一套防控指引,包括往返考点全程戴口罩、走测温通道进考点、进入考场前更换统一派发的口罩等,但他们在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口罩。
对于考点环境,家长也不用太担心。考点会对非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单独安排考场,不混排。会对考场、食堂等重点场所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环境监测,按要求消毒。考务人员都已接种疫苗、核酸检测阴性,并进行14天的健康监测。
另外,按照指引,所有考生在5月31日前和6月5日都完成了两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6月7日,广州市铁一中学考点,高考考生在门口测温后进入考点。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封闭、封控区考生午餐问题由所在考点负责
会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2. 南都:高考已经开考,广州已作好全面部署,有些家长担心严格防控措施下的考生中午吃饭问题,尤其是在封闭、封控区,关于这个问题,疾控部门给学校和学生的建议和处理原则是什么?
刘伟佳:在封闭、封控区考生,需要专用车辆运送到指定考点考试,所在考点已安排特定的区域作为学生就餐及休息场所,学生中午吃饭问题由所在考点负责。
我们对考生的防控指引要求,中午用餐时,考生要互相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互相交流和接触,随时做好手卫生,用餐结束后到指定地点午休。
6月4日,广州公交集团“疫情管控区域高考考生交通保障爱心服务车队”人员学习防疫知识。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考生可凭证件、健康码通行管控区域
若健康码变黄码 会安排到隔离考场考试
3. 南都:由于每天的疫情形势都在变动,如果高考几天中有考生的健康码突然变黄,这种情况有什么样的处理预案?
刘伟佳:由于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对于防控区域涉及的重点人员中未按要求完成核酸检测的人员,健康码赋黄码,适当限制流动。
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已就高考期间考生的通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考生凭个人有效身份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准考证或带有“高考”标识的穗康小程序健康码通行管控区域,所有值守人员应该给予放行及通行便利。
健康码为黄码考生进入考场后,会安排到隔离考场考试,当天考试结束后采集核酸进行检测。
6月7日,广州市铁一中学考点,送考的家长帮考生背上书包。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中小学生采样:方便、就近即可
4. 南都:广州11区都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对于中小学生的核酸检测,是去所在区域的公共采样点,还是等学校内部组织集体采样,这方面对学生及家长有什么建议?
刘伟佳:对中小学生核酸检测地点,遵循方便、就近原则,可以参加所在区域的公共采样,也可以参加校内部组织集体采样。
5月30日,海珠区开展核酸大检测,太古仓采样点设置绿色通道,幼儿、学生及75岁以上老人可以快速筛检。
家庭成员出现黄码
对学生线下学习没有直接影响
5. 南都: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果学生同住的家庭成员出现黄码,对学生参加线下学习是否有影响?
刘伟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果学生同住的家庭成员出现黄码,对学生参加线下学习没有直接影响。
但由于家庭成员出现黄码,相关人员应按照政府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如完成了“三天两检”即做了2次核酸检测,2次检测时间间隔大于72小时,且结果均为阴性,系统解除黄码,转为绿码。
走读生上下学必须戴口罩
6. 南都:对于走读学生上下学途中的防控,疾控部门有什么建议?
刘伟佳:加强自身防护,上下学必须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及人多拥挤的地方。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不适,应及时向所在学校报告并就诊。
7. 南都:线下培训机构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可以重新开放?
刘伟佳:以市教育部门通知为准。
8. 南都:对于疫情期间的学校学习生活,学校、学生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刘伟佳:做好健康状况申报;配合核酸筛查;不参加聚集性活动;正确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加强人员防护。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编辑:李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科学抗疫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