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2班 李钎颖 指导老师:梁浩蕾
一百多年前,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研究》一文,在论及体育之效时用批判的眼光指出:人的体魄天天都在变化,强者可能变弱,弱者可能变强。如今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道理依旧适用。“变数”充斥着整个时代,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
作为新一代青年,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如何在浩瀚的大海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以反思为桨。“体育之效”提及,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可以明与可以聪的前提,是自己知道自身目不明和耳不聪。曾子曾经说:“吾日三省吾身。”荀子也有言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晏子的车夫,在妻子的帮助下反思自我,改掉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缺点,最终有所作为。纵观古今,许许多多成功的例子都离不开反思的前提。以反省为船桨,为我们的远航提供第一种动力。
以行动为风。近代文人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反思到国人的“病”不仅仅在肉体,而是思想上。他果断弃医从文,以笔为战斗武器,解救中国人的思想。鲁迅以自己独到的方法,从文学上解放了一代新青年,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假设一次,他没有弃医从文,在文学方面努力研究,那么当时社会上文学的黑暗将持续下去,无数的青年将被吃人的制度“吃掉”。由此可见,努力不仅仅可以掌握人生方向,更甚的是,可以改变国家命运。
以心态为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想要增加自己的能力,需要经历心理生理的重重考验。霍金便是这样一个人,命运给予他破碎的体魄,他却拼成了一个自己的梦想。强者不可以轻浮焦躁,弱者也不要妄自菲薄,用无坚不摧的韧性,用无所不能的思想,去乘风破浪,斩浪花千万,在梦想的岛屿降落,开出梦想的花朵。
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继往开来,且看来日,舒天朝晖,磅礴东方。我们要在学业上创新传承,在体育上不断提升,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抓住“变数”可变的机遇,用理性的反省,行动,心态作为自己的风帆,掌握专属自己的人生之舵,抵达梦想的彼岸。
山河犹可期,“《新青年》”由我们这代新青年书写,他日必展华夏民族的灿烂惊鸿。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编辑:游曼妮 实习生 黄婧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新高考来了!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我写2021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