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来,“药茅”长春高新受集采传闻与股东减持影响,股价持续下挫。在过去一周,五个交易日长春高新市值缩水超224亿元。
长春高新亟须利好提振股价。6月7日晚间,长春高新披露,公司拟取得相关新冠疫苗在许可区域内的独家许可权利。然而,今日长春高新几乎平开,随后股价持续下挫。截至发稿,长春高新跌4.12%,报407元。
斥资8.4亿拿下新冠疫苗独家许可权
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百克生物拟与思安信生物就取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PIV-5载体)及针对新冠病毒突变株研发的疫苗(PIV-5载体)相关技术在许可区域内的独家许可权利签署《许可合作协议》。
根据公告,长春高新将向思安信支付首付款0.35亿元,长春高新和百克生物将分阶段向思安信生物支付研发里程碑付款共计2.4亿元,产品上市后长春高新将每年按相应销售价格及销量向思安信生物支付总限额5.65亿元的销售里程碑款项,上述付款合计8.4亿元人民币;同时产品上市后百克生物将每年按相应销售价格及销量向思安信生物支付一定比例的销售额提成直至许可专利的专利授权有效期届满。值得注意的是,因公司董事长马骥在思安信担任董事职务,公司董事、总经理安吉祥在思安信担任监事职务,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思安信为长春高新关联方,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据了解,本次授权许可涉及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PIV-5)是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副流感病毒(PIV-5)载体平台衍生而来,通过鼻腔黏膜给药,诱导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黏膜免疫。思安信作为技术的许可方,负责完成向百克生物提供与许可产品及许可技术有关的全部研究资料、数据、生物材料,协助百克生物完成临床前研究、I期及II期临床等相关工作。
在推多款疫苗产品 去年已布局新冠疫苗
自疫情暴发以来,疫苗板块如复星医药、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等头部企业的估值得到了大幅的增长,资本市场对于疫苗板块的投资热情高涨。而长春高新在新冠疫苗板块的布局也早有准备。早在去年10月的第三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长春高新方面曾透露,新冠疫苗的研发已有安排并顺利推进。
长春高新本身也有“疫苗基因”。其旗下子公司百克生物,主要产品为生物疫苗,包括水痘疫苗、狂犬病疫苗和流感疫苗,目前长春高新持有百克生物46.15%股权。去年5月,长春高新宣布将分拆百克生物于科创板上市。
据百克生物最新披露的招股书,其拟公开发行4128.407万股,占发行后股本比例约为10%,初步询价日期为6月9日。招股书显示,百克生物主要已上市产品包括水痘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鼻喷流感疫苗,此外还有16个产品处于在研状态,其中4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本次合作的另一方——思安信,成立于2019年8月28日,是一家从事新型疫苗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平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湘安有限公司为思安信控股股东,美籍自然人何飙为湘安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思安信经审计总资产为2955.57万元,净资产为2887.49万元。2020年度实现净利润-508.60万元。
据长春高新去年3月26日的一份公告,2020年3月23日,公司与思安信生物共同签署了《增资协议》、《股东协议》。公司拟以增资扩股的形式以3000万元的价格分2期对广州思安信进行增资,两次增资合计获得的广州思安信股权比例为16.25%。
根据当时的公告,长春高新称,思安信生物创始人以及法定代表人何飙通过其控制的美国CyanVac,LLC与思安信生物于2019年11月签署并生效了系列技术许可协议。根据许可协议约定,思安信生物拥有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的中国权益的独占许可及另外三种疫苗产品的全球权益。
长春高新认为,上述疫苗均有比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可以使公司扩大产品种类,满足公司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并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
新冠疫苗竞赛下半场:实力药企抢占千亿市场
如今,疫苗研发竞赛已经进入下半场。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1款新冠疫苗获批或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其中中国疫苗6家,包括科兴生物、国药武汉所、国药北京所、康希诺/军研所、智飞生物/中科院微生物所及康泰生物。后续复星代理的Biontech mRNA路径疫苗、沃森和艾博合作的mRNA疫苗也有望国内获批,共同抢占这千亿级别市场。
当前全球约10款疫苗已获批上市使用,覆盖国家最多的新冠疫苗为AZ疫苗、辉瑞&BNT疫苗、强生疫苗和Moderna疫苗。据了解,从技术路径上看,辉瑞、Modenra的mRNA疫苗远远比其他疫苗更抢手。其中既有保护效率的原因,也有产线稳定性的原因,由于不需要培养病毒,mRNA生产线比腺病毒、灭活疫苗的生产线及产能输出要稳定很多。
长春高新此次研发的新冠疫苗称通过鼻腔黏膜给药,该疫苗的用法似乎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的团队与康希诺生物联手研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有些相似。6月初,陈薇透露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已获药监局批准进行扩大临床试验,正在申请紧急使用。
东吴证券认为,鼻喷新冠疫苗有望进一步推动疫苗升级。根据国家卫健委,截至6月7日,我国获批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有4个,获批国内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3个,处于临床阶段的新冠疫苗项目有21个。就鼻喷新冠疫苗而言,目前我国至少有7个鼻喷新冠疫苗在研项目,涉足公司包括百克生物(临床前研究)、康希诺(申请紧急使用)、万泰生物(临床2期)、海华生物(申报临床)等。从技术路线来看,鼻喷新冠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将病毒毒力进行减弱处理,喷到鼻黏膜上,给药方便,实现无痛接种。从剂量上看,鼻喷新冠疫苗大约只需针剂疫苗五分之一的剂量,更有利于产能的扩张。鼻喷新冠疫苗的研发,有望进一步推动新冠疫苗升级完善,提高疫苗接种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可及性。
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编辑:林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