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之争尚未平息,各大影视公司又开始纷纷喊话。近日,慈文传媒、柠萌影业、华策影视、新丽传媒、耀客传媒、正午阳光六大影视公司在其微博上再次转发今年4月发布的呼吁短视频平台积极参与版权内容合规治理的倡议书,并喊话长短视频之争反对的并不是短视频平台,而是背后的侵权现象,呼吁业界尊重原创。
几日前,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以下合称“爱优腾”)三家长视频平台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炮轰短视频平台侵权,加上此前倡议书中影视公司、长视频平台和500多名艺人共同喊话,短视频平台无疑在近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影视从业者告诉南都记者,其实此次几家影视公司的发声更多是站队形式的表态,相较于平台,影视公司对短视频平台侵权的问题,态度并没有外界所想的那么积极。“长短之争”看似是优爱腾在难盈利困境下对自己商业利益的捍卫,但背后更多是反映了长视频平台优质内容难以持续输出的焦虑。
短视频已是影视公司宣发标配
据了解,影视公司和长视频平台抱团发声最早是始于4月发表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明确提到,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将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
有短视频行业从业者告诉南都记者,目前长视频平台抨击的侵权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碎片化剪辑原剧集内容,内容信息密度不高,业内称之为剧情“cut”;另一种则是俗称的“二创”,这类视频是依托原剧集内容,增加不同的主观创作素材,进行再创作。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告诉南都记者,短视频账号的运营主体未经影视剧权利人的授权而使用其作品或作品的片段,一般构成著作权侵权,但是符合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则不构成侵权。
他表示,短视频平台中对于影视作品的剪辑使用行为,一般不构成合理使用。因为这种使用行为并非《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的使用”或“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的适当引用”,而是带有商业目的的使用,一般是为了获得用户及流量,进而提高账号的广告价值。
另外,这种剪辑视频特别是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模式的短视频,会抢占正常收看影视剧的用户,这种使用方式破坏了付费使用的正常商业模式,损害了影视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常见的“二创”,在头部影视公司任职的小白(化名)告诉南都记者,这其实是影视公司宣发的“例牌操作”,因为需要短视频给剧集引流。“剧集播放的前中后期,我们都会找抖音、快手、b站之类的网站上的大号合作,然后给这些合作的账号开白名单,知会视频平台在打击侵权的时候绕开他们这些账号。其他未经授权的‘二创’肯定也是会支持打击。”
小白强调,其实相较于其他的宣发手段,目前短视频引流可谓是成本最低的手段之一,因此影视公司对短视频侵权的打击态度并没有平台那么积极。“但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肯定是要和平台方站在同一条线上的,毕竟是我们的‘金主’。”
而对于另一种剧情“cut”的形式,小白表示,其实很多时候剧方自己都会亲自下场剪辑传播这类视频,并不是只有短视频平台在做。“前阵子我们一部有顶流的剧集宣传的时候官微(即官方微博)、官抖(即官方抖音)经常发这类cut,我们对非官方的cut其实也打击的比较少,因为于我们损失不大,平台才是更想打击它们的那方。”
定制剧占比高,剧方受短视频影响小
的确,相较于影视公司相对缓和的倡议,爱优腾三家在网络视听大会上的措辞充满了“火药味”。
爱奇艺CEO龚宇直指,各种“二创”其实就是用没授权的东西加上自己的东西,掩盖盗版的本质,长此以往,将形成知识产权的不公平竞争,侵权内容逃脱内容审核。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批评部分低智低俗短视频长期影响用户心智。优酷总裁樊路远则喊话希望B站把原创短视频当成主要目标,并表示希望行业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侵权,创造规范的创作环境。
在打击短视频侵权一事上,为何长视频平台要比剧方态度积极的多?这或许要从剧方和平台在收益模式上的差异来看。
小白告诉南都记者,目前长视频平台的剧集类型主要分为版权剧、自制剧和定制剧。版权剧从整体来看占比不高,主要是因为片方需要承担的资金风险太大,“片方自己完全担负孵化整部剧的责任,平台不介入,前期大量的投入但又很难预估播出效果怎样,现在行业不景气大家都不愿意担风险。”自制剧需要平台拥有自己的制作部门及良好的内容制作能力,也不是每一个平台都有这个实力。因此,最容易达成合作的就是影视公司和平台共创的“定制剧”。
“定制剧是影视公司先找到合适的IP,然后报给平台进行评估,平台如果觉得有兴趣操作这个项目,剧方就会先给平台一个预算,达成合作后,平台方在前期先支付剧方一部分订金让他们启动拍摄,后期再分阶段一步步支付余款”,小白表示,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减轻影视公司的资金压力,同时剧方的收益在剧集播出前就已经比较明确,“后续开播后的很多收益其实都是平台的了”。
因此也不难理解,当短视频平台不花一分钱投入就可以享受剧集带来的流量“果实”时,长视频平台自然不肯将利益拱手相让。艾媒咨询行业分析师王清霖向南都记者表示,当下短视频平台和博主在“二创”时很多都未经长视频平台授权,这些短视频可能直接为博主和平台带来了收益,但这个收益和原版权方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在长视频平台本就深陷亏损困境的当下,可谓是“雪上加霜”。
爱优腾盈利无望,平台焦虑优质内容匮乏
爱优腾三家盈利难的问题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在近期的网络视听大会上,三家的老大可谓是倒尽苦水并直言盈利无望。
外界多数声音认为版权费用高企是长视频平台一直难以盈利的顽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成本结构短期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会员收入增幅难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加上广告收入波动较大,使得长视频平台更加“捉襟见肘”。而这背后的关键因素就是优质内容难以持续输出,自然也就留不住会员,这也就意味着用户流量的不稳定进一步影响广告收入。
小白表示,作为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她从三年前开始就没有再充过任何一家长视频平台的会员,因为“没什么好看的”。她以90后、00后为目标群体做市场调研时发现,很多年轻用户只会购买某一时段的会员,并不会长期留存在平台上。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很多剧我都在微博、短视屏上看了,除非特别喜欢,否则不会再追。”
小白自嘲地向南都记者感叹:“无论是我们还是平台都觉得,视频平台的用户一定是越来越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我们的剧一定是拍给年轻人看的。但前阵子我们的一部古偶播出后,一拉数据发现,主要观看人群是80后甚至不少70后,年轻人根本不看你的剧。”小白告诉南都记者,影视行业现在不少项目都在资本的催促下要求迅速回本,根本就没有心思慢慢打磨作品,“像那种原创的版权剧,现在基本只有正午阳光能保证质量拍得出来,还能赚到钱。”
此外,她还表示,视频平台要出一部真正的大爆款,其实并不容易。“之前大火的《庆余年》、《赘婿》其实都只在垂直圈层爆红,并没有出圈。近来能算大爆的是台网同播的《三十而已》,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它有电视这个渠道,能够触达更多的观众。”小白认为,即便长视频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不少用户,但从社会整体来看,电视依然是电视剧能触达到最多观众的渠道,长视频平台的用户覆盖和增长始终有限。
其实,在爱奇艺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龚宇就已经表态过优质内容的匮乏成了平台当前最大的挑战,同时还有短视频等其他娱乐方式对用户市场的挤占。他表示,目前从传统渠道获取的版权内容正在减少,而自制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
回过头来看,此番“长短之争”也透露出了双方一直以来微妙的竞合关系,王清霖认为,随着大版权时代的到来,版权意识的增强会促进版权机制的完善,这将进一步实现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和影视公司之间的共赢。
采写:南都记者 徐冰倩
编辑:田爱丽,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