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推进淤地坝建设让黄河中游“一碗水半碗沙”成历史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1-06-09 13:12

南都讯 记者潘珊菊发自北京 陕西作为黄河领域重要省份,“十四五”时期在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有何举措?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一德6月9日在中宣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将积极推进淤地坝建设,不断减少入黄泥沙量,让黄河中游“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

微信图片_20210609124528.jpg

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一德。

据了解,黄河在陕西境内有719公里,流域总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省分别占到65%、76%和87%。赵一德介绍,目前陕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2832万亩,黄河沿线86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固定或者半固定。人进沙退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公里,去年陕西境内32个水质断面Ⅰ-Ⅲ类占比优于国考标准。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赵一德说,下一步,陕西将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着力解决“水浑、水脏、水多、水少”问题,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总之,就是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具体来讲,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减沙控沙。陕北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地,将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遵循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分布规律,坚持以草固沙、以林拦沙、以坝留沙,积极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重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推进淤地坝建设,不断减少入黄泥沙量,让黄河中游“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  

二是治水治污。黄河污染表象在水里、问题在流域、根子在岸上。全力治水,夯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坚持“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实施渭河、延河、北洛河、无定河等重点支流污染防治工程,净化黄河的“毛细血管”。同时,全力治污,严格落实黄河流域排污许可制度,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严禁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直排,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三是优能优产。将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区域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努力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业,走出富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四是利民惠民。着眼黄河安澜,加快推进东庄水利枢纽、黄河小北干流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着眼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满足沿线生产生活生态合理用水需求。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