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哭!10岁女儿日历画圈等爸爸:战斗多一天,希望近一天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1-06-09 15:33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 许咏怡 朱一艺 冼咏琪 “每画一个圈,就离希望又近了一天!”夜幕降临,10岁女孩小昕睡前照例拿出日历本,在上面画了第六个圈。

女孩的爸爸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医生廖壮文,也是医院此次驻点支援高风险地区—荔湾区白鹤洞街医疗支援队的队长,今天已是廖壮文离家驻点的第六天。

“爸爸要出去和病毒赛跑了,可能有一个月不能回家。”任务紧急,廖壮文接到出发通知后,便匆匆赶回家收拾行李,简单交代了几句正准备出门,没想到女儿抱着爸爸哭红了眼睛。廖壮文强忍眼泪,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拿出日历本,安抚女儿说:“爸爸战斗一天,你就在上面画一个圈,等画满了,爸爸就回来啦!”

图片14.png

6月2日,接到市卫健委驻点支援高风险地区的紧急通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大医护人员短短一小时火速集结,由26名医护“精兵”组成的抗疫突击队,连夜赶赴荔湾区高风险地区白鹤洞街,开始预计连续14天的驻点支援,而廖壮文担任此次医疗支援队队长。

为了鼓励爸爸,女儿提笔写了一封信:

图片15.png

“忽然觉得那个抱着我哭鼻子的小孩在一瞬间长大了!”当廖壮文收到妻子发来的女儿手书信时,已是凌晨一点,上门采样、大规模筛查、物资人员协调……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工作,脱下厚重的防护服,他才得空点开手机细看,朴实的话语,满满的爱意,令他感动又心酸,“说完全放得下家里,是不可能的,但关键时刻,看到一批接一批的战友义无反顾奔赴一线,我更应该担负起作为一名医党员的责任。作为父亲,我也想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让她们为我而骄傲!”

图片16.png

廖壮文在抗疫一线。

本次广医二院支援队伍中有59岁的资深医生,也有95后的年轻护士,尽管任务艰巨,但所有队员们都斗志昂扬,团结一致,充满干劲。他们的艰苦付出收获了街坊们的赞赏与认可,意外收到了许多“战地”小惊喜。

图片18.png

“谢谢你们的耐心!希望这幅画能让你们在紧张的战斗中轻松一下、开心一刻!”街坊余小姐利用居家隔离的闲暇画了一幅画,记录了这些天医护人员耐心帮她们一家做核酸检测的过程,以表感谢。

132x177_60c04cbda5519.png

133x178_60c04cbdd4e01.png

227x170_60c04cbe0224c.png

急诊科主管护师、支援队员林韬和好几个同事都收到了街坊小朋友亲手绘制的祝福卡片,看着一幅幅稚嫩的图画,她颇为感动:“只要我们共克时艰,病毒的阴霾终究会过去!”

广医二院供图

编辑:李春花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科学抗疫专题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